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期末復習 專項訓練 能力提升
          瀏覽次數:91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74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9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公諱鈞,字元播,姓崔氏。系出于魏相琰,至唐,世有顯人,天下望族。
                  凡出仕四十有四年,終始一節。公為人溫厚靖深,喜慍不見于色。少讀書,以功名自任,不茍于吏事。初宰武安州,既以整辦稱矣。時深、冀水潦,民流移于武安者以千數。誘說豪右,出粟平其直,籍貧民,使得,而公自臨視之。至秋大熟,迄無殍踣[1]。黃發垂髫,扶攜而歸,皆曰:“活我者崔公也。”武安之民,紀公善政聞于朝,愿再留三年,詣闕下者五百余人。時驚異之。其后出守,專以清凈不擾為政,務在舉大綱,略細故,吏民立教,期于無犯。崇寧中,有詔天下建置佛祠。公時為遂寧守,奉詔矍然曰:“此地,上始封之國,可使不先他郡乎?然民不可勞也。”乃因城南廢寺,庀[2]材治具,躬自督視,鼓舞吏民,不逾月而告成。民視輪奐之鼎新,初不知追胥之擾也。請改轉運副使。河東地瘠民貧,漕挽歲常不足。公曰:“民不可取也。”乃盡索諸郡貢賦山澤之籍,與廩吏養兵儲邊之費,計入以為出;罷不急之務,講在官之利,寬恤民力。明年,廥 [3]皆盈。
                  推轂士類,率先寒素。掾屬有故人子,以其父書求薦章,置金函中。公舉之有物,謝而卻之,然卒加薦引。人以此多公篤于故舊,而能掩人之私也。公弟名龠,字符量,布衣,從公南北,友愛未嘗相舍。大禮[4]恩當任子,舍其以先龠,朝廷不從。謂龠曰:“吾弟未祿仕,吾無以見先君。”既得歸,乃謝事,以恩授龠。命下兩月而公卒。嗚呼!可謂君子哉若人也。
                  公風姿秀整,氣溫而色莊,口不論臧否,言不及世故。平生無他嗜好,唯喜藏書,蓄古器,傾家賢以求之不憚。善作詩,傳于士大夫之間,編集于家二十卷。又自取唐史,撰次其人物之美者,各為詩以紀之。
                  乃狀其行事,以告當世君子。
            (取材于蘇過《河東提刑崔公行狀》)注釋:[1]踣(bó):倒斃。[2]庀(pǐ):具備,備辦。[3]廥(kuài):倉庫。[4]大禮:宋代補蔭制度規定,凡朝廷行郊祀之類大典,官吏可舉薦其親屬為官。以崔鈞的職級,只能蔭及其子。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籍貧民,使得   市,這里是“買”的意思,與《木蘭詩》“愿為市鞍馬”中的“市”意思相同。
            B.民視輪奐之鼎新 輪,高大;奐,眾多、盛大。與成語“美輪美奐”中的“輪”“奐”意思相同。
            C.舍其以先龠 息,這里是“兒子”的意思,與《陳情表》“晚有兒息”中的“息”意思相同。
            D.口不論臧否,言不及世故 臧否,這里是“貶低”的意思,與《出師表》“陟罰臧否”中的“臧否”意思相同。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世有顯人,天下望族 而身死國滅,天下笑
            B.吏民立教 贏而不助五國也
            C.乃城南廢寺 之以饑饉
            D.撰次其人物美者 鏗然有聲者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以整辦稱矣 就已經因為政事處理得當被世人稱頌了
            B.初不知追胥之擾也 起初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受到公差的侵擾
            C.推轂士類,率先寒素 推舉讀書人,為寒門學子做出表率
            D.可謂君子哉若人也 這個人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君子啊
            (4)文中第三段寫“笑謝而卻之”“嘆謂龠曰”,其中的“笑”與“嘆”分別體現了崔公怎樣的心理活動?
            (5)作者說崔公為政“清凈不擾”,第二段中哪些事例能體現他的這一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發布:2025/1/1 4:30:2組卷:8引用:3難度:0.6
          • 9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展開厚重的歷史長卷,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紛至沓來。閱讀歷史人物的傳記,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事跡和經歷,也能領略他們的人格風采與人格魅力。
                  假設班級要舉行“我談歷史人物”專題研討會,請從“屈原”“蘇武”這兩個歷史人物中任選其一,寫一份發言稿,談談你從這一歷史人物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獲得的經驗教訓,闡述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發布:2025/1/1 4:30:2組卷:4引用:2難度:0.6
          • 93.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5/1/1 4:30:2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9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后,智果曰:“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于太史,為輔氏。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于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簡子使尹鐸為晉陽,尹鐸損其戶數。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于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對曰:“不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弗聽。智伯請地于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使使者致萬家之于智伯。智伯悅。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曰:“主不如與之,以驕智伯,然后可以擇交而圖智氏矣,奈何獨以吾為智氏質乎!”與之萬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二于乃潛與張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凡取人之術,茍不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懸人。故為國為家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惠!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三家分晉》,有割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B.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C.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D.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史,官名。史官之長,掌修史及天文歷法等,漢代為太常之屬官,掌管天文歷法。
            B.“不然”與“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兩句中的“然”字含義相同。
            C.邑,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比如《六國論》中“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D.“茍不得圣人”與“慮而后能得”(《大學之道》)兩句中的“得”字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智果很有遠見,他勸諫智宣子沒有成功,便向太史請求脫離智族姓氏,改為輔氏,結果智氏被滅族,只有他的一族得以保全。
            B.趙簡子頗具智慧,他將立繼承人,不知道立哪一個好,就通過兩個兒子對寫有日常訓誡之言的兩塊竹簡的態度確定了繼承人。
            C.智瑤貪財好利,又剛愎自用,他向韓康子索要領地,韓康子送了一處城邑給他,于是智瑤又向魏桓子和趙襄子各索要兩處土地。
            D.趙襄子不肯割地給智瑤,智瑤勃然大怒,率領韓、魏的軍隊進攻趙襄子,趙襄子秘密聯合韓、魏兩家,最終打敗智瑤的軍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
            ②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
            (5)文末司馬光認為應該怎樣“取人”?請簡要概括。

            發布:2025/1/1 4:30:2組卷:7引用:6難度:0.5
          • 9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聽琴
            李廷賢
            “好,拉得好,再拉個《賽馬》。”
                  河邊,公園紫藤走廊。老馬在拉胡琴。
                  老馬拉了一首《二泉映月》,很悲切。路過的小趙高喊,馬師傅,拉個歡快高興一點的。
                  老馬拉《賽馬》,彈弓撥弦,上下極速滑指,節奏歡實,春天的河邊公園獲得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生命力。江水奔騰,樹上的鳥兒暫停鳴叫,天邊的云朵化身為飛馳的馬群。
            “今年七十幾了吧?還這么好的弓法和指法,這么好的節奏感。”
            “七十六了,專門拉琴,雨天在家里拉,晴天在公園拉。給兒子兒媳打招呼了,別管我,我就這點樂趣。”
            “拉琴多少年了?”
            “十五歲開始學習拉琴,劇團的楊老師看上我是個拉琴的料,免費教我。那時間,家里窮,打小工,沒錢買胡琴。不像現在,你看,我這一大套,有二十萬哩,這把二胡,紫檀木的,兩萬,我有六把二胡,最貴的一把八萬,當然,這不是二胡中最高檔次的。琴中有一把四十萬的,我想著,啥時候也買上一把四十萬的胡琴,有專門拉《二泉映月》的胡琴。”
            “我當你這就是一兩千塊的二胡,小看了,長見識,長見識。”
            “十八歲那年,恢復高考,我報考音樂學院,考了第三名。可惜只錄取一個,落選了。不然的話,說不定我會成為二胡演奏家的。高考落榜,我繼續拉車子撿垃圾。我的命運和瞎子阿炳差不多,都是苦命人。后來,我學木工,做家具,販賣黃芪,再后來,我銷售電器,我闖業的經歷豐富著哩。拉二胡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
            “你是一直堅持拉胡琴的?”
            “沒有,中間停過四十幾年。為生計奔波,跌過跟頭,哪有心情拉二胡。這幾年好了,重新拾起來,還沒忘記。基本功還在。你見笑了。嘿,我就是混時間的,這一下午,拉一陣胡琴,一會兒就五點了,回家做飯,吃過飯,在屋頂上還拉一會兒。兒子、女兒、孫子都不愿意學。我原先是想著教孫子學胡琴,我買了六把胡琴,就是為四個孫子準備的,可惜都不學。別人家的娃娃上培訓班交學費學拉琴,我這免費培訓,竟然不感興趣,你說我惱火不?前年,我想通了,我在公園里獨自拉,總會有人聽的。所以,我用積攢的養老錢買了音箱和麥克風,在公園,在河邊,為河神和游人演奏。你聽懂我的琴了,我高興。你還想聽哪一首曲子?”
            “我們多聊一會兒吧?你做過好多生意,賺過好多錢吧,不然,這二十萬元的胡琴、音箱,一般人是不會花這個錢的,很不容易。堅持在公園獨自演奏,一般人也做不到。你到底圖個啥呢?”
            “我們那年販賣黃芪,上了深圳商人的當,損失了四十萬元,我扛住了壓力,還清了銀行的貸款本金和利息。我能活到現在,過上安逸的日子,要感恩,就想著為社會奉獻一點音樂。”
            “那到底是咋回事?”
            “第一年,深圳和臺灣的客商大量收購我們的黃芪,一斤三四十元,我們在農戶家收,給價二三十元,大賺了一筆錢。可是,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在黃芪中夾雜了樹根泥塊石塊和鋼筋,騙人啊。結果,深圳和臺灣的客商氣憤了,他們謀劃了一個收拾我們的計策,那一次把我們整狠了,想起來都心驚膽戰。”
            “他們是咋整你們的?”
            “頭一年他們吃了虧,但是沒有聲張。一點都沒有聲張,遇到現在,可能會打官司起訴,但是他們沒有起訴。沉住氣。我們的人還以為自己聰明,騙了人家,賺了。人家第二年來了幾個人在藥材市場上轉了幾天,給我們這些二道販子放話,繼續收購,價格還有上漲的可能。他們轉幾天就走了。我們放開手腳收購。一斤四十多元,剛從泥土中挖出的黃芪,連泥帶水,一斤四十元。種黃芪的老農笑得合不攏嘴。我們把黃芪拉到深圳、廣州,等待深圳和臺灣的客商收購,當然,有的人在黃芪里頭還是夾雜了樹根。愚蠢不?”
            “吃了不誠信的虧了。也把自己的聲譽破壞了。”
            “你說得對。人,有的人就是急功近利,喜歡干壞良心的事情。結果,深圳和臺灣的客商一個冬季沒出現一個人。我們租借倉庫,住賓館,吃飯,開始是高級賓館,后來就擠到我的帳篷里煮方便面。狼狽極了。最后,好多人把黃芪扔到江里了。”
            “真是一個深刻教訓。那時候,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鐵路,千里迢迢,用大卡車拉黃芪到深圳,不容易。黃芪生意一蹶不振。山里人種黃芪的積極性也受挫。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產業。罪該萬死。”
            “是啊。商場如戰場,一點不假。我改行了,做木工,專做家具,十幾年時間才緩過氣。”
            “現在,你專門拉琴,也不做生意了?”
            “不做了,錢掙夠了,生意轉給徒弟們了,現在就喜歡一個人在公園拉琴。我住荷花池那兒,到這個公園有三公里。我幾乎每天來,我都拉琴三年了。你想聽哪一首,我最近學習了《駿馬奔騰》《天路》《白龍江》,覺得拉得還可以,自娛自樂,難得有個知音。”
            “我是幼兒園老師,教傳統文化音樂課,和孩子們一起欣賞古典音樂。”
            “我說你是我的知音,果然,幸會,幸會。荷花池那邊,沒有一個知音,我苦悶得很,沒想到在這里遇見了知音。你貴姓?”
            “免貴姓趙。”
            “趙老師。”
            “馬老師,你繼續練習,星期一,我領上孩子們一起來聽琴。”
            “好,好。趙老師,如果真有孩子喜歡拉胡琴,愿意好好學,能吃苦,我這幾把琴就歸他們了。我馬順仁,就算找到藝術的傳人了,我的心也安了。”
            “你別愁,你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
                  星期一,小趙領著孩子們到公園,紫藤花架下空空的。
                  小趙只好拿出自己的二胡,給孩子們拉了一首江河水。
                  幾天后,小趙路過荷花池,遇見一個喪葬隊伍,只見前頭的一個中年男人懷抱一幅遺像,分明就是前幾天拉胡琴的馬老師,小趙驚呆了。
                  過了幾個月,在一個圓月之夜,小趙獨自在河邊散步,又路過紫藤長廊,他坐在長凳上閉目靜思,耳旁忽然響起了美妙的胡琴聲,是江河水。一曲拉完,他睜開眼睛,看見老馬身著白色繡著二胡的綢布衣褲,飄飄然向河中走去,消失在浪花之中。
                  從此以后,小趙拉二胡的技藝猛然提高,拉出的江河水如泣如訴,催人淚下。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馬在介紹自己的胡琴時,重點說明了胡琴的材質和價格,語氣中帶有得意和炫耀之意。
            B.老馬回顧了自己學琴及考大學落選的經歷,既慶幸于命運的眷顧,又感嘆了命運的捉弄。
            C.老馬原本想教孫子學胡琴,可惜他們都不學,老馬為此惱火,只能上公園為游人演奏。
            D.當趙老師說要帶孩子們來聽琴時,老馬很高興,因為他認為藝術終于后繼有人了。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先聲奪人,直接用一句話稱贊了老馬拉胡琴的水平,頗具吸引力,激發了讀者的閱讀欲望。
            B.小說寫老馬拉《賽馬》時,不僅細致地寫出了老馬指法的靈活,更通過景物渲染側面烘托出演奏水平之高。
            C.老馬把趙老師視為知音,而自己在荷花池缺少知音,兩者形成對比,突出他對荷花池游人的失望。
            D.小說最后寫小趙獨自在河邊散步,恍惚間聽到了老馬的琴聲,也看到了老馬,運用想象,豐富了小說的意蘊。
            (3)小說用較多篇幅敘述了老馬做生意被騙的經過,這與“聽琴”似乎關系不大,這合理嗎?請分析其理由。
            (4)請分析小說最后一段的作用。

            發布:2025/1/1 4:30:2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9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
            阮郎歸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募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阮郎歸
            趙彥端
            歲寒堂下兩株梅,商量先后開。春前日繞一千回,花來春未來。
            冰可斷,玉堪裁,寒空無暖埃。為君翻動臘前醅,酒醒香滿懷。
            (1)下列關于這兩首詞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花露重,草煙低”描繪出一幅凄冷幽暗的暮春之景。
            B.“冰可斷,玉堪裁”寄托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愴情懷。
            C.“雙燕歸”反襯詩人寂寞的心境,“香滿懷”飽含欣喜之情。
            D.歐詞用語清麗,情思宛轉;趙詞不事雕琢,境界雄渾開闊。
            (2)請賞析這兩首詞的畫線句在描景及情感方面的不同。

            發布:2025/1/1 4:30:2組卷:4引用:3難度:0.6
          • 9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亡國原因的兩句是:“
             
             
            。”
            (2)《阿房宮賦》中,寫秦對人民無情掠奪,卻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浪費掉的兩句是:“
             
             
            。”
            (3)李白《蜀道難》中,“
             
             
            ”兩句描寫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場景,以驚險萬狀突出蜀道之難。

            發布:2025/1/1 4:30:2組卷:2引用:4難度:0.6
          • 9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這一天,秋已深了,披著斜風細雨,照例走到臨湖軒下小湖旁,忽然覺得這景色這般奇妙,似乎我從未到過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與湖之間是一排高大的銀杏樹。(甲)幾天不見,竟變成一座金黃屏障,遮住了山、映進了水。扇形葉子落了一地,鋪滿了繞湖的小徑。似乎這金黃屏障向四周滲透,無限地擴大了,循路走去,湖東側一片鮮紅跳進眼簾。這樣耀眼的紅葉!(乙)不是黃櫨,黃櫨的紅較暗,不是楓樹,楓葉的紅較深。這紅葉著了雨,遠看鮮亮極了,近看時,是對稱的長形葉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層紅氈。在小片鮮紅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間,(丙)還有深淺不同的綠,深淺不同的褐、棕等豐富的顏色環抱著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幾滴秋雨,更給整個景色添了幾分朦朧,似乎除了眼前這一切,還有別的蘊藏。這是我要尋的秋的韻致嗎?
                  秋去冬來之時,意外地收到一份訃告,是父親的一位哲學友人故去了。訃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遺詩,譯出來是這等模樣:不要推卻友愛/不要延遲歡樂/現在不悟/便永迷惑/在這里/一切都有了著落。
            (丁)我受尋找的秋韻,原來便在現在、在這里、在心頭
            (1)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中畫橫線的語句使用了什么修辭?請簡要賞析。
            (3)請簡要分析文中“秋的韻致”有何內涵。

            發布:2025/1/1 4:30:2組卷:1引用:2難度:0.6
          • 9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霍去病,大將軍青姊少兒子也。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大將軍受詔,予壯士,為票姚校尉,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以二千五百戶冠軍侯。
                  元狩二年春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有功,益封二千二百戶。其夏,去病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異道。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廣將四千騎先至,騫將萬騎后。匈奴左賢王將數萬騎圍廣,廣與戰二日,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騫至,匈奴引兵去。騫坐行留,當斬,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益封五千四百戶。合騎侯敖坐行留不與驃騎將軍會,當斬,贖為庶人。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然而諸宿將常留落不耦。由此去病日以親貴,比大將軍。
                  其后,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數為漢所破,亡數萬人,以驃騎之兵也,欲召誅渾邪王。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道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上恐其以詐降而襲邊,乃令去病將兵往迎之。去病既渡河,與渾邪眾相望。渾邪裨王將見漢軍而多欲不降者,頗遁去。去病乃馳入,得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獨遺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盡將其眾渡河。降者數萬人,號稱十萬。
                  去病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往。上嘗欲教之吳孫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上為治第,令視之,對曰;“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由此上益重愛之。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赍數十乘,既還,重車余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事多此類。
                  元狩六年。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之并武與廣地曰景桓侯。
            (節選自《漢書?衛青霍去病列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道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
            B.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道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
            C.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道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
            D.渾邪王與休屠王等謀欲降/漢使人先要道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封,古時帝王把爵位(有時連土地)或稱號賜給臣子。漢武帝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取“功冠全軍”之意。
            B.贖,贖刑。起源于傳說中的堯舜時代,《尚書?舜典》說“金作贖刑”。墨、劓、刖、宮、大辟都可以用金抵免。
            C.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代以后稱二品以上的官死也叫做“薨”。
            D.謚,謚號,根據生前事跡帶有褒貶的評價性質。“景桓”是褒揚霍去病光明磊落、戰功卓著。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霍去病少年得志,深得皇帝歡心。很早就立功封侯,甚至與舅舅衛青平起平坐,這與他是衛皇后姐姐之子有一定關系。
            B.霍去病英勇善戰,敢于深入敵陣。在對匈奴作戰中,張騫因行動遲緩,公孫敖由于迷路,都沒有完成會師,受到懲罰。
            C.霍去病軍功顯赫,日益受寵顯貴。當時眾多老將并非才能不及,而是霍去病常選拔補充精壯士卒,部隊從沒遭遇絕境。
            D.霍去病寡言少語,有勇氣有擔當。漢武帝曾想教他學習古代兵法,他以應更關注實戰謀略之由予以回絕,使武帝更加重視寵愛他。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
            ②遂獨遺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盡將其眾渡河。
            (5)《呂氏春秋》上說“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疵”,請根據文意指出霍去病的“節目”“瑕墑”。

            發布:2025/1/1 4:30:2組卷:18引用:4難度:0.6
          • 100.請以“走過冬天”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有形象。小詩不超過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發布:2025/1/1 4:30:2組卷:3引用:2難度:0.6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