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為地球公害,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1000年不等。2008年7月3日加拿大媒體報道:16歲的高中生丹尼爾-伯德從土壤中找到了一類假單胞桿菌,能將聚乙烯塑料的自然降解過程縮短至3個月,而且分解產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伯德也因此被譽為“塑料袋的克星”。以下是伯德尋找到聚乙烯降解菌的大致過程。請回答:

(1)根據你的生活經驗推測,伯德這項研究的“土壤樣品”最可能取自于垃圾場垃圾場。
(2)圖中“…”表示對土壤懸浮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梯度稀釋,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Ⅰ號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菌落菌落。
(3)I號培養基屬于選擇選擇培養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脫穎而出”.如圖采用的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稀釋涂布平板法。使用Ⅱ號培養基的目的是使目的菌數目增多,培養基中必須包含水、無機鹽、碳源、氮源碳源、氮源等基本營養成分,從物理性質來看,Ⅱ號培養基中不能添加凝固劑凝固劑。
(4)為避免雜菌污染培養物和環境,微生物培養的培養基在接種前和完成實驗后都要進行高壓蒸汽滅菌高壓蒸汽滅菌。接種時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酒精燈火焰旁操作。
【答案】垃圾場;梯度稀釋;菌落;選擇;稀釋涂布平板法;碳源、氮源;凝固劑;高壓蒸汽滅菌;酒精燈火焰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0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袋裝酸奶的包裝上通常都會注明“脹袋勿食”。某同學選擇一過期的脹袋密封酸奶,按圖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長情況,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殺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但不破壞其營養成分 B.酸奶脹袋是由于其中的乳酸菌有氧呼吸產生了CO2 C.利用圖示方法在向培養基接種前和接種后都要對接種環進行灼燒滅菌 D.若3個平板的平均菌落數是180個,則1mL酸奶中該微生物個數為9×106個 發布:2024/12/13 22:30:1組卷:19引用:3難度:0.6 -
2.為了探究微生物在不同條件下的繁殖速度,微生物的計數是發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回答下列問題:
(1)測定微生物細胞數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顯微鏡計數法,前者往往無法進行動物細胞數量的測定,原因是
(2)在用顯微鏡進行酵母菌細胞計數時,必須將菌液
(3)稀釋涂布平板時,若平板中菌落數過少,隨機誤差增大。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保證能準確計數的前提下降低稀釋度;二是將相同稀釋度下的多組數值取平均值后再進行計算。除用于計數,稀釋涂布平板還能實現對目標微生物的發布:2024/12/19 3:30:1組卷:38引用:2難度:0.7 -
3.酵母的蛋白含量高,可用作飼料蛋白,且有些酵母能利用工業廢甲醇作為碳源進行繁殖,既能減少污染,又能降低成本。研究人員從土壤中分離該類酵母并大量培養,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配制好的培養基要在高壓蒸汽滅菌后再調節pH B.過程②的目的是將細菌稀釋后再進一步擴大培養 C.④過程中使用的培養基以甲醇作為唯一碳源 D.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數量時,若稀釋倍數為104,接種量為0.1mL,得到單菌落數為122,則樣液中細菌數量為1.22×105個 發布:2024/12/10 22:0:1組卷:40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