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現代文閱讀。
                ①詩人席慕蓉這樣記述第一次見到葉嘉瑩先生時的情景,她“滿頭銀發,一身素色的衣裙,襟前別著一朵胸花,如一朵淡紫色的蝴蝶蘭,素淡從容,卻讓人過目不忘”。
                ②也許,歲月從不敗美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③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母親辭世之后,葉嘉瑩開始懂得人世間的冷暖。之后漂泊到了臺灣,慘遭迫害,婚姻不順。沒有棲身之地,甚至沒有可以安眠的床席。詩詞,成了逼仄生活中唯一的支撐與鼓勵。
                ④古詩詞就像一個擔子,一頭挑著物質的困苦,一頭挑著自信和自立。詩詞是她的盔甲。從此葉先生開始淡然:“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被聘入臺灣的大學教書,甚至到國外交流詩詞文化。很多人說葉先生應了王國維的那句話:“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而她只淡淡地說:“命運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就在哪里開花。”
                ⑤1979年,葉先生回國在北京大學教書。因為課講得太好了,不斷受邀去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講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她就像追著太陽跑的夸父,把她看到的詩詞的好處,一點點地散發出來,“甘為夸父死,敢笑魯陽癡。”為詩詞留下一束光,是她樸素的追求,是她對詩詞的尊重。
                ⑥1996年,她把這束光,聚在了南開大學,成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所,并用自己的十萬美元的退休金設立獎學金。2018、2019年,她先后給南開大學捐款達3500萬。有人問她:“周圍包括輿論對捐款這么關注,您怎么看?”她嚴肅地道:“我覺得這些人很無聊。這些人眼睛里面只有錢,不懂學問。我本來要跟你講學問,看樣子你對于學問是沒有興趣的。”
                ⑦葉先生對詩詞的愛,始終是站著的,像一束華美的光。她說,這是她的夢。夢想有一天,因為她的講解把古典詩詞留下來,照在這片她深愛的土地,散發給身后的學生,哪怕只留在一個人心中,但慢慢地發光發熱,詩詞就能開花結果。在詩詞面前,她永遠是那個最純粹的人,不留余力傳授詩詞。
                ⑧有一回,葉先生走在南開大學的走廊上,一隊大雁排成人字,從天空飛過,去了南方,深秋了。先生生出了年華老去的警惕。她想起了一則軼事,一顆從漢墓里挖出的蓮子,經過培養,竟然發芽開花了。蓮有重開日,讓她深受觸動:“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癡,千春尤待發華滋。”荷花當然會凋零,但是有蓮蓬,蓮蓬里有蓮子,蓮子里邊有蓮心,蓮實有蓮心就不會死。她說:“我要繼續努力盡教師一份責任。我要把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精神傳承下來,不要把它斷絕。”因而,盡管90多歲了,她仍然堅守在三尺講臺,為大學生講課。她愿意做這樣的工作。把詩詞的種子留下來,詩就不會逝去。
                ⑨如果有機會,愿你去看看《掬水月在手》。因為這是葉先生的水月,掬到手中,成為一顆蓮心,將美與詩意傳承下來,而我希望你能接住。
          【注釋】葉嘉瑩:著有《唐宋詞十七講》等多部作品。
          (1)這篇文章寫了葉嘉瑩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第①段引用詩人席慕容的話有什么作用?
          (3)請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④段畫波浪線的句子。
          (4)第⑧段中加點的“警惕”不可以改成“感慨”,請說明理由。
          (5)如果從下面材料中選取“桃李天下”或“詩詞的女兒”作為上文的標題,你覺得哪一個更符合文章內容?為什么?
          【材料】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詞:葉嘉瑩

          【答案】(1)①命運坎坷,從古詩詞中獲得力量;②回國后,受邀到處講學;③成立研究所、設立獎學金并捐款;④九十高齡仍然堅守講臺。
          (2)描寫葉嘉瑩的頭發和衣著打扮,突出葉嘉瑩優雅的氣質,表達作者對葉嘉瑩的贊美。
          (3)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詞給葉嘉瑩帶來心靈的安慰,表現了葉嘉瑩的堅強和對詩詞的熱愛。
          (4)“警惕”表明葉嘉瑩不想因為年華老去就放棄對古詩詞的傳授,突出她對古詩詞的熱愛和責任,為下文寫她堅守講臺做作鋪墊。“感慨”只是為某事而感嘆,與下文內容無關。
          (5)“詩詞的女兒”更符合本文內容。題目表明詩詞像母親一樣給葉嘉瑩心靈帶來的安慰,突出葉嘉瑩像對待母親一樣熱愛并傳承古詩詞。“桃李天下”不能涵蓋全文的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9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
            (2)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
            (3)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發布:2024/12/26 22:0:1組卷:31引用:2難度:0.8
          • 2.請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1)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2)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3)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
            (4)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發布:2024/12/26 21:30:2組卷:42引用:3難度:0.8
          • 3.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吊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的問題必層出不窮。鄧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
                  峨峨昆侖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
                  燕然勒功
                  至今熱血猶殷紅
                  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鄧稼先》(1)簡要說明選文引用《吊古戰場文》的目的和作用。
            (2)能否把文中加點詞語“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去掉,把原來的疑問語氣改為陳述語氣?
            (3)選文部分的結尾處引用“我”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有怎樣的作用?

            發布:2024/11/3 6:30:1組卷:67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