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
          (2)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
          (3)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考點】引用
          【答案】(1)設問
          (2)反問
          (3)引用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26 22:0:1組卷:31引用:2難度:0.8
          相似題
          • 1.閱讀《美麗的顏色》,回答下列各題。
                  第一年里,他們共同從事鐳和釙的化學離析工作,并且研究他們所得到的活性產物的放射性。不久,他們認為分工的效率比較高,比埃爾便試著確定鐳的特性,以求熟悉這種新金屬。瑪麗繼續煉制,提取純鐳鹽。
                  在這種分工中,瑪麗選了“男子的職務”,做的是壯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專心作細致的實驗。瑪麗在院子里穿著滿是塵污和酸漬的舊工作服,頭發被風吹得飄起來,周圍的煙刺激著眼睛和咽喉。
                  她獨自一個人就是一家工廠。
                  她寫道:“我一次煉制20公斤材料,結果是棚屋里放滿了裝著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運容器,移注溶液,連續幾小時攪動熔化鍋里沸騰著的材料,這真是一種極累人的工作。”
                  但是鐳要保持它的神秘性,絲毫不希望人類認識它。瑪麗從前很天真地預料瀝青鈾礦的殘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鐳,那個估計現在到哪里去了?這種新物質的放射性極強,極少量的鐳散布在礦石中,就是一些觸目的現象的來源,很容易觀察或測量。最困難的,或者說幾乎不可能的,乃是離析這極小含量的物質,使它從與它密切混合著的雜質分離出來。
                  工作日變成了工作月,工作月變成了工作年。比埃爾和瑪麗并沒有失掉勇氣。這種抵抗他們的材料迷住了他們。他們之間的柔情和他們智力上的熱情,把他們結合在一起;他們在這個木板屋里過著“反自然”的生活,他們彼此一樣,都是為了過這種生活而降生的。
                  瑪麗后來寫道:“感謝這種意外的發現,在這個時期里,我們完全被那展開在我們面前的新領域吸引住了。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我們的時光就在實驗室里度過。在我們十分可憐的棚屋里籠罩著極大的寧靜;有時候我們來回踱著,一面密切注意著某種實驗的進行,一面談著目前和將來的工作。覺得冷的時候,我們在爐旁喝一杯熱茶,就又舒服了。我們在一種獨特的專心景況中過日子,像是在夢里一樣。
            “……我們在實驗室里只有很少的幾個客人。偶爾有幾位物理學家或化學家來,或是來看我們的實驗,或是來請教比埃爾?居里某些問題,他在物理學的許多分支領域,是很出名的。他們就在黑板前談話,這種談話給人留下了清晰的記憶,因為它們是科學興趣和工作熱情的一種提神劑,并不打斷思考的進程,也不擾亂平靜專注的空氣,這是實驗室的真正氣氛。”
                  比埃爾和瑪麗有時候離開儀器,平靜地閑談一會兒,他們談的總是他們所迷戀的鐳,說的話由極高深的到極幼稚的,無一不有。
                  有一天,瑪麗像期盼別人已經答應給的玩具的小孩一樣,懷著熱切的好奇心說:“我真想知道‘它’會是什么樣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爾,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狀?”
                  這個物理學家和顏悅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
            (有刪改)(1)在敘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話,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她獨自一個人就是一家工廠”?從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的什么品質?

            發布:2024/10/26 17: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請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1)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2)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3)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
            (4)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發布:2024/12/26 21:30:2組卷:42引用:3難度:0.8
          • 3.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吊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的問題必層出不窮。鄧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
                  峨峨昆侖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
                  燕然勒功
                  至今熱血猶殷紅
                  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鄧稼先》(1)簡要說明選文引用《吊古戰場文》的目的和作用。
            (2)能否把文中加點詞語“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去掉,把原來的疑問語氣改為陳述語氣?
            (3)選文部分的結尾處引用“我”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有怎樣的作用?

            發布:2024/11/3 6:30:1組卷:65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