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為了研究大腸桿菌抗鏈霉素性狀產生的原因,科學家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首先把沒有鏈霉素抗性的敏感菌種涂布到1號培養基上,待其長出菌落后影印到2號和3號培養基上,然后根據3號培養基上菌落的位置把2號培養基上相同位置的菌落轉移到4號培養液中進行擴大培養,然后再涂布到5號培養基上,依次重復上述過程(圖中只有3號和7號培養基含有鏈霉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注:影印法指用無菌絨布輕蓋在已長好菌落的原培養基上,然后不轉動任何角度,“復印”至新的培養基上進行接種。
          (1)在對培養基進行滅菌時,常用的滅菌方法是
          高壓蒸汽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
          。3號培養基從功能上來看,屬于
          選擇
          選擇
          培養基。
          (2)如果將4號培養液稀釋104倍后取0.1mL涂布到5號培養基上,重復三次統計菌落數目分別為125、126、133個,則4號培養液中大腸桿菌的密度約為
          1.28×107個/ml
          1.28×107個/ml
          ;與此方法相比,使用血細胞計數板直接計數的結果應該
          偏多
          偏多
          (填“偏多”、“偏少”或“相等”)。
          (3)3號培養基上菌落數目較1號和2號培養基少很多,能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是
          低頻性
          低頻性
          。該實驗結果能證明基因突變是自發產生的而不是環境因素誘導的結果,請簡要分析原因
          不含鏈霉素的培養基中的大腸桿菌未接觸過鏈霉素卻產生了鏈霉素抗性,說明該抗性的產生并非鏈霉素誘導而是自發產生的
          不含鏈霉素的培養基中的大腸桿菌未接觸過鏈霉素卻產生了鏈霉素抗性,說明該抗性的產生并非鏈霉素誘導而是自發產生的

          【答案】高壓蒸汽滅菌;選擇;1.28×107個/ml;偏多;低頻性;不含鏈霉素的培養基中的大腸桿菌未接觸過鏈霉素卻產生了鏈霉素抗性,說明該抗性的產生并非鏈霉素誘導而是自發產生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5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消毒和滅菌是微生物培養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19 7:30:2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2.無菌技術應圍繞著如何避免雜菌的污染展開,主要包括消毒和滅菌。下列關于無菌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發布:2024/12/13 22:30:1組卷:37引用:5難度:0.6
          • 3.化合物S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和化工工業。用菌株C可生產S,S的產量與菌株C培養所利用的碳源關系密切。為此,某小組通過實驗比較不同碳源對菌體生長和S產量的影響,結果見表,回答下列問題:
            碳源 細胞干重(g/L) S產量(g/L)
            葡萄糖 3.12 0.15
            淀粉 0.01 0.00
            制糖廢液 2.30 0.18
            (1)通常在實驗室培養微生物時,需要對制備的培養基和所用的玻璃器皿進行滅菌,最好選擇的滅菌的方法分別是
             
             

            (2)由實驗結果可知,菌株C生長的最適碳源是
             
            ;用菌株C生產S的最適碳源是
             
            。菌株C的生長除需要碳源外,還需要
             
            (答出2點即可)等營養物質。
            (3)由實驗結果可知,碳源為淀粉時菌株C不能生長,其原因是
             

            (4)若以制糖廢液作為碳源,為進一步確定生產S的最適碳源濃度,某同學進行了相關實驗。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
             

            發布:2024/12/14 23:0:1組卷:1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