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問題。
          太空一日(節選)
          楊利偉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5時35分,北京航天指揮中心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飛船開始在343公里高的軌道上制動,就像剎車一樣。
                飛船先是在軌道上進行180度調姿——返回時要讓推進艙在前,這就需要180度的“調頭”。
                “制動發動機關機!”5時58分,飛船的速度減到一定數值,開始脫離原來的軌道,進入無動力飛行狀態。
                6時4分,飛船飛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進入稠密的大氣層。
                這時飛船的飛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氣阻力后,它急劇減速,產生了近4G的過載。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我們平時已經訓練過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因此身體上能夠應付自如,心理上也沒有為之緊張。
                讓我緊張以致驚慌的卻另有原因。
                先是快速行進的飛船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把舷窗外面燒得一片通紅;接著在映紅的舷窗外,有紅的白的碎片不停劃過。飛船的外表面有防燒蝕層,它是耐高溫的,隨著溫度升高,開始剝落,并在剝落的過程中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我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隨后發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窗外燒得跟煉鋼爐一樣,玻璃窗開始出現裂紋,那種紋路就跟強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種小碎紋一樣,這種細密的碎紋,眼看著越來越多……說不恐懼那是假話,你想啊,外邊可是1600—1800℃的超高溫度。
                我的汗出來了。這時候艙內的溫度也在升高,但并沒有高到讓我瞬間出汗的程度,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緊張。
                我現在還能回想起當時的情形:飛船急速下降,跟空氣摩擦產生的激波,不僅有極高的溫度,還伴隨著尖利的呼嘯聲;飛船帶著不小的過載,還不停振動,里面咯咯吱吱亂響。外面高溫,不怕!有碎片劃過,不怕!過載,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開始出現裂縫,我緊張了,心想:完了,這個舷窗不行了。
                當時我突然想到,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不就是這樣出事的嗎?一個防熱板先出現一條裂縫,然后高熱就使航天器解體了。現在,這么大一個舷窗壞了,那還得了!
                先是右邊舷窗有裂紋,當到它裂到一半的時候,我轉過頭一看左邊的舷窗,也開始出現裂紋。這個時候我反而放心一點了:哦,可能沒什么大問題!因為如果是故障,重復出現的概率并不高。
                回來之后才知道,飛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層防燒涂層,是這個涂層燒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現問題。為什么兩邊沒有同時出現裂紋呢?因為兩邊用了不同的材料。
                以前每次進行飛船發射與返回的實驗,返回的飛船艙體經過高溫燒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員看不到這些裂紋。而如果不是在飛船體內親眼看到,誰都不會想到有這種情況。
                此時,飛船正處在黑障區,距離地面大約80公里到40公里。當飛行到距離地面40公里時,飛船飛出黑障區,速度已經降下來,上面說到的異常動靜也已減弱。
                一個關鍵的操作——拋傘,即將開始。
                這時舷窗已經燒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懷抱著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著配合程序:到哪里該做什么,該發什么指令,判斷和操作都必須準確無誤。
                6時14分,距離地面10公里,飛船拋開降落傘蓋,并迅速帶出引導傘。
                這是一個劇烈的動作。能聽到“砰”的一聲,非常響,164分貝。我在里邊感覺被狠狠地一拽,瞬間過載很大,對身體的沖擊也非常厲害。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快速動作。引導傘出來后,緊跟著把減速傘也帶出來,減速傘使飛船減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傘帶出來。
                其實最折磨人的就是這段過程了。隨著一聲巨響,你會感到突然減速;引導傘一開,使勁一提,會把人嚇一跳;減速傘一開,又往那邊一拽;主傘開時又把你拉向另一邊。每次力量都相當重,飛船晃蕩得很厲害,讓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后來問過俄羅斯的航天員,他們從不給新航天員講述這個過程,擔心新手們害怕。我回來卻講了,每一個步驟都給“神六”和“神七”的戰友講了,讓他們有思想準備,并告訴他們不用緊張,很正常。
                我們航天員是很重視這段過程的:傘開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證生命無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穩之后心里卻真是踏實——數據出來了,速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我知道,這傘肯定是開好了!
                距離地面5公里時,飛船拋掉防熱大底,露出緩沖發動機。同時主傘也有一個動作,它這時變成雙吊,飛船被擺正了,在風中晃悠著落向地面。
                飛船離地面1.2米,緩沖發動機點火。接著飛船“嗵”的一下落地了。
                我感覺落地很重,飛船彈了起來。在它第二次落地時,我迅速按下了切傘開關。
                飛船停住了。此時是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
                那一刻四周寂靜無聲,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的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邊來人了!
          (1)本文段運用具體的數字介紹飛船返回的過程,有何表達效果?
          (2)結合選文,說說讓“我”緊張以致驚慌的原因有哪些?
          (3)“我”為什么突然想到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呢?
          (4)選文末尾非常詳細地記錄了落地的時間,有什么意義?

          【答案】(1)具體介紹飛船返回的過程,增加文章的準確性,同時也說明了操作的科學嚴謹。
          (2)飛船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把舷窗外面燒得一片通紅;在映紅的舷窗外,有紅的白的碎片不停劃過;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
          (3)因為當時飛船舷窗出現裂紋,“我”不知道這是正常現象。聯想到“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因為一個防熱板先出現一個裂縫,然后高熱就使航天器解體,讓“我”感到很緊張。
          (4)“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這一時刻是值得永久銘記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18 8:0:10組卷:7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憶逝者的文章,試簡要分析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發布:2024/12/26 22: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7
          • 2.《愛蓮說》一文的語言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發布:2024/12/26 23:30:2組卷:11引用:2難度:0.4
          • 3.課文《老王》寫人記事,材料較為瑣碎,作者是以什么為線索,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發布:2024/12/26 22:0:1組卷:37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