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文言文閱讀:探研古文,傳承經典。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選自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明?張岱《湖心亭看雪》)      丁未之歲,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霽。風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寒浹肌膚,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于太素之鄉,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以傳信于不能從者。
          (節選自明?沈周《記雪月之觀》)
          【注】①霽:這里謂雪停放晴。②冱(hù):寒冷凝結。③虛澄:空虛清澈。④滉弄:模糊不清。⑤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⑥浹(jiā):透。⑦欄楯(shǔn):欄桿。縱為欄,橫為楯。⑧恍然:模糊不清。⑨呀:張大了口。⑩眄(miǎn):看。?太素:素凈。?敷:鋪陳。
          (1)老師讓小語模擬金陵客朗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請你給出朗讀建議。
          (2)認真閱讀甲、乙、丙三篇文言文后,完成下面積累任務單。
          類別 例句 釋義
          實詞 一詞多義 例:
          A野芳而幽香

          B又若鏡中見疏
          例:
          ①開放
          ②頭發
          虛詞 表判斷語氣 ③例句: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文言句意 蓋天將致我于太素之鄉,殆不可以筆畫追狀。 ④翻譯:
          大概是上蒼將我放置于這素凈的世界,這份景致竟然沒有辦法用筆畫來描繪。
          大概是上蒼將我放置于這素凈的世界,這份景致竟然沒有辦法用筆畫來描繪。
          (3)對比研讀甲、乙、丙三篇文言文,完成下面探究任務單。
          篇  目 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景和情關系
          《醉翁亭記》
          而樂亦無窮也
          而樂亦無窮也
          山林四季之景
          作者游賞朝暮與四時不同的山間美景,以表達酣暢喜悅之情
          作者游賞朝暮與四時不同的山間美景,以表達酣暢喜悅之情
          《湖心亭看雪》 獨往湖心亭看雪
          西湖雪夜之景
          西湖雪夜之景
          作者看到雪中西湖風光的不凡,來排解自己的孤寂。
          《記雪月之觀》 離離然可愛 白雪明月之景
          月光中水波和樹影顯的搖曳多姿,讓作者產生了憐愛之情
          月光中水波和樹影顯的搖曳多姿,讓作者產生了憐愛之情
          三篇文言文寫法上的共同特點:⑤
          融情與景 (借景抒情/寄情山水)
          融情與景 (借景抒情/寄情山水)

          【答案】①;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大概是上蒼將我放置于這素凈的世界,這份景致竟然沒有辦法用筆畫來描繪。;而樂亦無窮也;作者游賞朝暮與四時不同的山間美景,以表達酣暢喜悅之情;西湖雪夜之景;月光中水波和樹影顯的搖曳多姿,讓作者產生了憐愛之情;融情與景 (借景抒情/寄情山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9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部落的同學們對《秋天的懷念》中一句話的朗讀設計產生了分歧,你認為設計恰當的一項是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A.重讀“撲”“抓”,“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聲說”兩句之間讀時要連讀,重讀“忍住”“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朗讀時要氣緩聲長。
            B.重讀“撲”“抓”,“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聲說”兩句之間讀時要停頓,重讀“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朗讀時要高亢急促。

            發布:2024/12/11 2:0:1組卷:59引用:2難度:0.7
          • 2.詩歌賞析。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小藝要用深沉、惆悵的語氣朗讀兩首詩的結尾,這樣是否合適?請結合句意或寫作背景說明理由。

            發布:2024/11/21 15:0:2組卷:91引用:3難度:0.2
          • 3.閱讀下文回答以下各題。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C.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下列對《水調歌頭》一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寫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B.詞的上闋刻畫了一個空靈澄澈的境界。
            C.詞的下闋點明題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D.詞的下闋表達了作者曠達豪邁的情懷。
            (3)月圓之夜,要給遠方的朋友發條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調歌頭》中“
             
             
            ”的句子。
            (4)有人就此詞的上闋寫了個上聯,請你根據下闋內容對出下聯。
            上聯:望月懷逸興壯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聯:
             

            發布:2024/10/3 15:0:2組卷:39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