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期末復習 專項訓練 能力提升
          瀏覽次數:42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23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2971.戲劇節,學校要舉行課本劇匯報演出,請你結合劇情內容為主持人寫兩段串詞,將下面三個節目串聯起來,要求銜接自然,簡明得體,每段40個字左右。
            第一個節目《竇娥冤》演出結束。串詞(1):
             

            下面請觀看第二個節目《雷雨》,由高二(7)班演出。
            第二個節目《雷雨》演出結束。串詞(2):
             

            下面請欣賞由高二(3)班演出的《哈姆萊特》。

            發布:2024/12/6 20:30:1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297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滿庭芳
            蘇軾
                  有王長官者,棄官黃州三十三年,黃人謂之王先生。因送陳慥來過余,因為賦此。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干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云溪上、竹塢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夢里、相對殘釭.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陳慥:字季常,東坡至黃州,季常數從之游。②司州:王長官當時住在黃陂,唐代武德初以黃陂置南司州。③摐摐:形容雨聲。④釭:燈。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首三句出語不凡,將長江擬人化的同時,將人神化,暗含傲視天下的豪情。
            B.“古縣”表明歷史悠久,“云溪”“竹塢”“松窗”凸顯環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則寫出了與王長官在黃州會面的因由。
            C.下片轉入景語,描寫雨過風起、煙云迷離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側面表現了王先生的高雅志趣。
            D.“逢逢”是象聲詞,形容鼓聲,此處寫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聲催發,表達了復雜的情感。
            (2)詞作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發布:2024/12/6 20:30:1組卷:17引用:5難度:0.6
          • 2973.聽材料,回答問題。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投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1)下列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其道也固先乎召(懂得,知道)
            B.士大夫之(類)
            C.師不必于弟子(超過)
            D.六藝經傳皆習之(通過)
            (2)選出下列句中劃線詞語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吾從而
            B.云青青兮欲
            C.以贈之
            D.吾道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分別提出了教師的職能在于“傳道、受業、解惑”和“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B.文章第二段借助圣人與眾人、“愛其子”與“于其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對比,批判不良風氣,指出“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C.“圣人無常師”與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相呼應,并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圣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
            D.結尾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行古道”,交代寫作緣由。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像李蟠這樣好古文、學習古代道理的年輕人已經不多了。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
            (5)韓愈批評當時“恥學于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眾人”,接著是做父親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他主要批判的對象是誰?為什么?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1引用:3難度:0.6
          • 2974.閱讀《鄉土中國》第二章《文字下鄉》的思維導圖,概述“從空間格局看,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的原因,字數在100字以內。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8引用:4難度:0.6
          • 2975.閱讀《陳情表》,完成下面小題。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1)下列語句中的“以”字與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臣以供養無主
            A.臣具以表聞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劉日薄西山
            D.謹拜表以聞
            (2)下列語句分為四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諱飾說法的一組是
             

            ①慈父見背。
            ②舅奪母志。
            ③猥以微賤。
            ④愿乞終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指出表述有誤的一項
             

            A.晉武帝征詔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詔,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表文。
            B.本文開篇就提出不愿應詔,接著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敘述委婉,辭意懇切,語言簡潔生動,富有表現力與強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終圍繞“愿乞終養,辭不赴命”八個字展開,在簡潔的筆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4)選出劃線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臣郎中。 表以聞。
            B.猶蒙育。 名節。
            C.未曾離。 是以區區不能遠。
            D.但以劉日薄西山。 報養劉之短也。
            (5)下列句子中的“見”字,與例句中的“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生孩六月,慈父背。
            A.轉頭向戶里,漸愁煎迫。
            B.吾長笑于大方之家。
            C.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明知。
            D.君既若錄,不久望君來。
            (6)指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
             

            A.①既無伯叔,鮮兄弟。 ②祖母無臣,無以余年。
            B.①欲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①臣以釁,夙遭閔兇。 以遠,則至者少。
            D.①以微賤。 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特下”“切峻”“責臣”“催臣”“逼迫”“臨門”“急于星火”,這一連串動作情勢的描寫,從中可以看出晉武帝征召的心切,州郡長官執行命令的堅決。
            B.“臣欲奉詔奔馳”一句形象地寫出了作者恨不能立即奔赴京都,上任就職,以效忠武帝的焦急心情。同時,作者這樣寫是想讓武帝知道自己確實想有所作為,以不負武帝的一番器重之心和眷愛之情。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忠心令人嘆服。
            C.“則劉病日篤”一句,用“則”字一轉,再次擺出自己的困難。
            D.“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寫作者“退”的艱難,“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寫出作者“進”的困難。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976.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煤的對話》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
            死?不,不,我還活著,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1)下列對艾青寫于1937年的《煤的對話》分析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含意深刻的詠物詩。詩中的“我”經歷了自然界的災難后,失去了昔日的榮華,被埋到了地層深處,它滿懷怨憤和仇恨,痛恨以往不公平的歷史。
            B.詩中的“我”歷經滄桑,長久地沉默過、怨憤過,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它渴望著火的到來,它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詩中的“我”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熱量,憧憬著光明燦爛的前景的到來。詩中禮贊了不甘屈辱、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D.全詩采用對話形式,發問者出語冷靜,而答話者所答卻熾熱如火,兩者構成了強烈的反差,富于藝術感染力。
            (2)這首詩作于1937年春天,正是中華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關頭。你能結合時代背景和煤的特點簡單分析一下這煤和我們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97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總書記的指示_____.當下,給違反公德行為持續“曝光”、向不文明現象勇敢說“不”的人越來越多,凝聚起全社會的正義呼聲。這種守護公德的道德自覺,并不來自玄奧的說教,恰恰是父母的_____、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身邊人的率先垂范構成的良好社會風尚,為每個人定下了道德的基調。公民道德建設工作深入實施,不斷涌現的榜樣扮靚了時代的道德天際線。托舉哥、奪刀俠、小紅帽、綠絲帶,這些個人和集體激發了向上向善的道德熱情。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眾人拾柴易,自告奮勇難。相比隔著屏幕的正義凜然,老人摔倒扶不扶、目睹行竊管不管等具體場景仍會讓一些人猶豫踟躕。在私利與公益權利發生沖突時,是否維護公德,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考驗。 (  )我們常說:見義勇為還需見義智為、見義善為。光憑一腔熱忱,_____“好心辦壞事”;如果釀成意外,反而會挫傷向善的積極性。當然,不能_____千鈞一發時事事決策周密,俠肝義膽本身就是耀眼的人性光輝。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需要法律為道德護航,為合理的善行兜底。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
             

            A.震耳欲聾 言傳身教 未免 苛求
            B.振聾發聵 言傳身教 難免 苛求
            C.振聾發聵 以身作則 難免 苛責
            D.震耳欲聾 以身作則 未免 苛責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如果挺身而出,怎樣做好則是第二個考驗。
            B.怎樣做好,則是如果我們挺身而出時的第二個考驗。
            C.第二個考驗是,如果挺身而出,我們怎樣做好。
            D.如果挺身而出,第二個考驗則是怎樣做好。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深入實施,不斷涌現的榜樣扮靚了時代的道德天際線。
            B.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深入實施,不斷涌現的榜樣扮靚了時代的道德天際線。
            C.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深入實施,涌現的榜樣不斷扮靚時代的道德天際線。
            D.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深入實施,涌現的榜樣不斷扮靚時代的道德天際線。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27引用:11難度:0.7
          • 297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魯迅先生的小說①
             
            。它在思想上從觀念批判的高度,對社會時弊和國民的劣根性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它在藝術上②
             
            ,同時還吸取了外國短篇小說的創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魯迅小說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寫出了人的靈魂。他說自己寫《阿Q正傳》就是要努力“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來”。③
             
            ,就是把人的最本質、最有個性并且最富有社會意義的性格寫出來。

            發布:2024/12/6 19:30:1組卷:58引用:9難度:0.7
          • 297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6 19:0:1組卷:108引用:7難度:0.8
          • 2980.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各題。
                  ①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稱呼,只見眾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嫂子。”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
                  ②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過了不曾?”熙鳳道:“月錢已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么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
                  ③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賈母便說:“你們去罷,讓我們自在說話兒。”王夫人聽了,忙起身,又說了兩句閑話,方引鳳、李二人去了。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④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見這寶玉向賈母請了安,賈母便命:“去見你娘來。”寶玉即轉身去了。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寶玉極恰,其詞曰: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⑤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賈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寶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兩個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黛玉道:“無字。”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探春便問何出。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
                  ⑥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賈母忙哄他道:“你這妹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姑媽去世時,舍不得你妹妹,無法處,遂將他的玉帶了去了:一則全殉葬之禮,盡你妹妹之孝心;二則你姑媽之靈,亦可權作見了女兒之意。因此他只說沒有這個,不便自己夸張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還不好生慎重帶上,仔細你娘知道了。”說著,便向丫鬟手中接來,親與他帶上。寶玉聽如此說,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了。
            (節選自《紅樓夢》曹雪芹)(1)閱讀第①、②段中的畫線句,分析王熙鳳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閱讀文章,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選文中兩首《西江月》概括了寶玉的性格特點,在這里作者明貶實褒,似嘲實贊,是正文反作的方法。
            B.文中作者用了五個對偶句描繪黛玉的形象,多角度、多層次地將人物從外貌到內心世界進行細致刻畫。
            C.文中黛玉被兩次問到讀了什么書,她的回答前后發生了變化,這里我們可以讀出人物糾結多愁的性格。
            D.“摔玉”是寶玉出場的高潮,通過這一細節的描繪,表現了寶玉任性叛逆的性格和對世俗禮教的鄙棄。
            (3)在閱讀《紅樓夢》整本書的基礎上,概括“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章回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

            發布:2024/12/6 19:0:1組卷:4引用:2難度:0.4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