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碳捕捉與封存”是我國的一項先進技術(如圖所示)。

          我國能源消耗的70%來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噸煤在燃燒,年消耗量超過30億噸。
          如果任由煤炭資源在諸多領域利用,將對大氣、河流、土地產生污染,溫室效應增強。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我國政府舉全國之力,積極倡導并大力發展新的綠色經濟。比如:電廠中的煤在極高的溫度下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的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約1600萬噸,運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這些CO2將不會進入大氣。被封存的CO2有許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鮮、氣體肥料、冷藏食物、物品滅火等,以此來消除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國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發展經濟,完善環保體制。
          閱讀文本,完成下列任務:
          (1)二氧化碳由
          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填微粒的名稱)構成。
          (2)“碳捕捉與封存”技術有利于控制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
          的增強。
          (3)煤(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溫下充分燃燒,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為
          碳+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
          碳+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

          (4)將分離聚集的CO2壓入地下的過程中,分子間隔會
          變小
          變小

          (5)將CO2封入蓄水層中發生反應的表達式為:CO2+H2O→H2CO3,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化合反應
          化合反應

          (6)干冰是固態的CO2,在空氣中易升華,常用于冷藏食物。干冰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干冰升華吸熱
          干冰升華吸熱

          (7)“碳捕捉與封存”技術的先進之處是
          可以將封存的CO2用于食品保鮮、氣體肥料、冷藏食物、物品滅火等(合理即可)
          可以將封存的CO2用于食品保鮮、氣體肥料、冷藏食物、物品滅火等(合理即可)

          【答案】二氧化碳分子;溫室效應;碳+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變小;化合反應;干冰升華吸熱;可以將封存的CO2用于食品保鮮、氣體肥料、冷藏食物、物品滅火等(合理即可)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18 8:0:9組卷:56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用如圖實驗驗證CO2的性質。

            (1)B處溶液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處蠟燭自下至上依次熄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A處溶液變紅,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
             

            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61引用:2難度:0.7
          • 2.用下列裝置進行O2和CO2的實驗。


            (1)A用于制備O2,藥品X為
             
            (寫化學式)。
            (2)B中木炭燃燒的現象為
             

            (3)C中生成CO2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濕潤紫色石蕊小花先變紅的是
             
            (填“a”或“b”)。

            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7引用:3難度:0.6
          •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2:0:3組卷:26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