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自然選擇的作用,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直毛長翅果蠅(AABB)與分叉毛殘翅(aabb)果蠅雜交,雜交后代作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個體間自由交配。裝有食物的培養瓶懸掛在箱蓋上,使殘翅個體難以進入。連續培養7代,檢測每一代a、b的基因頻率,結果如圖。已知A、a與B、b基因是自由組合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考點】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1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在一個種群的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值,叫作基因頻率。假定某果蠅種群有400只果蠅,其中純合長翅(AA)50只、雜合長翅(Aa)100只、殘翅(aa)250只。則A的基因頻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發布:2024/12/9 17:30:1組卷:5引用:4難度:0.7 -
2.研究發現,某金魚種群基因庫中有一對與體色有關的等位基因A、a,且A、a的基因頻率均為50%,一段時間后,若a的基因頻率變為95%,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此時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一定為5% B.該種群所處的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C.該種群基因頻率發生了較大改變,一定產生了新物種 D.a基因頻率提高說明環境導致生物產生適應性變異 發布:2024/12/30 20:30:1組卷:32引用:4難度:0.7 -
3.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和T區。20世紀90年代初,F區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過十年,F區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的( )
A.物種豐富度出現大幅度下降 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 C.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 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