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某生態系統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但圖中的生物 大型真菌、跳蟲大型真菌、跳蟲不屬于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雜食性鳥與蜘蛛的種間關系是 捕食和種間競爭捕食和種間競爭。
(2)對該地區中的某食物鏈(甲→乙→丙)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單位為×103J/hm2?a),結果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
固定的能量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00 | 105 | 75 | 71.5 | 8.5 | 5.5 | 4.3 |
1.2
1.2
×103J/hm2?a。甲與乙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明顯小于10%,可能的原因有 ①②
①②
(填序號)。①甲分布廣、壽命短,被捕食概率低
②乙只是第二營養級的一部分
③乙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多
(3)由于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區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種類和數量有一定差異,地表生物的這種區域差異分布體現了群落具有
水平
水平
結構。(4)下列屬于該區域東亞飛蝗種群數量特征的有
②⑤
②⑤
(填序號)。①生態位
②遷入率
③競爭
④物種豐富度
⑤種群密度
(5)高原鼠兔和鼬鼠為植食性穴居動物,野外收集它們的天敵動物的糞便,運用顯微分析可判斷它們在天敵動物食物組成中所占比例,結果如表。
天敵 | 高原鼠兔 | 高原酚鼠 |
赤狐 | 40 | 30 |
艾虎 | 60 | 40 |
香鼬 | 100 | 0 |
香鼬
香鼬
的種群數量最容易發生劇烈波動。②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糞、尿的氣味,會有躲到洞穴中的行為,這體現了信息傳遞具有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的作用。【考點】種群的數量特征.
【答案】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大型真菌、跳蟲;捕食和種間競爭;1.2;①②;水平;②⑤;香鼬;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麻雀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屬于留鳥,不進行季節性遷徙。某地區的麻雀有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地區所有的麻雀屬于一個種群 B.利用標志重捕法可精確計算出家麻雀的種群密度 C.季節變化不影響黑頂麻雀的種群密度 D.山麻雀種群的最基本數量特征是山麻雀的種群密度 發布:2024/12/31 4:0:1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2.據報道,中國馬蜂入侵法國并在法國發展速度很快,已經對當地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圖是一段時間內馬蜂入侵法國的種群密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CD段馬蜂種群密度較低的原因是性別比例失調 B.DE段馬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 C.EF段馬蜂種群不存在生存斗爭 D.FG段馬蜂種群的增長速率幾乎為零 發布:2025/1/22 8:0:1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現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高營養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圖(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類類推).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進入成年,9+時進入老年.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的數據常采用標志重捕法的調查結果處理獲得 B.可推測該魚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保持穩定 C.種群的年齡金字塔中有一條中線,該線代表每一個年齡組中間年齡的個體數 D.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成個體數的比例約為1:1:1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10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