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天津市五校聯考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8分,每題只有一個最適合選項。)

          • 1.同位素標記法可用于研究物質的組成,以下各組物質均能用15N標記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2.痢疾內變形蟲無線粒體,能通過胞吐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腸壁組織,通過胞吞將腸壁細胞消化,引發阿米巴痢疾,下列關于痢疾內變形蟲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3引用:8難度:0.7
          • 3.某同學夏天參加勞動,在未飲水的情況下,出現了大量排汗和尿量減少的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5難度:0.7
          • 4.下列可“雙向”進行的過程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5.鈣果又名歐李,果實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其鈣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水果都高。鈣果用途廣泛,葉可做茶,花、仁、根能制作中藥,果實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產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7引用:7難度:0.7
          • 6.DNA的堿基或染色體片段都可能存在著互換現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5引用:1難度:0.7

          二、簡答題(共4道小題,52分)

          • 19.如圖是某生態系統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和營養結構,但圖中的生物
             
            不屬于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雜食性鳥與蜘蛛的種間關系是
             

            (2)對該地區中的某食物鏈(甲→乙→丙)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單位為×103J/hm2?a),結果如下表。
            固定的能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00 105 75 71.5 8.5 5.5 4.3
            由表中可以看出,丙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是 
             
            ×103J/hm2?a。甲與乙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明顯小于10%,可能的原因有
             
            (填序號)。
            ①甲分布廣、壽命短,被捕食概率低
            ②乙只是第二營養級的一部分
            ③乙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多
            (3)由于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區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種類和數量有一定差異,地表生物的這種區域差異分布體現了群落具有
             
            結構。
            (4)下列屬于該區域東亞飛蝗種群數量特征的有
             
            (填序號)。
            ①生態位
            ②遷入率
            ③競爭
            ④物種豐富度
            ⑤種群密度
            (5)高原鼠兔和鼬鼠為植食性穴居動物,野外收集它們的天敵動物的糞便,運用顯微分析可判斷它們在天敵動物食物組成中所占比例,結果如表。
            天敵 高原鼠兔 高原酚鼠
            赤狐 40 30
            艾虎 60 40
            香鼬 100 0
            ①據表推測,三種天敵動物中
             
            的種群數量最容易發生劇烈波動。
            ②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糞、尿的氣味,會有躲到洞穴中的行為,這體現了信息傳遞具有
             
            的作用。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20.袁隆平院士曾研發兩個水稻新品種:一是把吸鎘的基因敲除的“低鎘稻”,二是耐鹽堿的“海水稻”。有關遺傳分析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水稻品種 相關基因 基因所在位置 表現型
            普通水稻 - - 高鎘不耐鹽
            海水稻 A+ 2號染色體 高鎘耐鹽
            低鎘蹈 B- 6號染色體 低鎘不耐鹽
            注:A+表示轉入的耐鹽基因,B-表示吸鎘基因被敲除,普通水稻不含耐鹽基因但含有吸鎘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A+對A-顯性,B+B-為中鎘稻。
            (1)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以選擇純種水稻品種
             
             
            做親本。
            (2)某科研人員將海水稻與低鎘稻雜交,F1中出現耐鹽中鎘水稻和不耐鹽中鎘水稻,則親代海水稻和低鎘稻的基因型分別是
             
             
            ,F1中吸鎘基因頻率是
             

            (3)水稻的細胞核和細胞質中都含有決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如圖)。其中細胞核中的可育基因/不育基因分別用R/r表示,且R對r顯性;細胞質中的可育基因/不育基因分別用N/S表示。
            ①已知R能夠抑制S的表達,即基因型為S(RR)的水稻表現為
             
            (填“可育”或“不育”);當細胞質基因為N時,無論細胞核中含有可育基因還是不育基因,植株都表現為雄性可育,所以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為
             

            ②現有甲、乙兩個水稻品系,只有甲為雄性不育品系,甲品系與乙品系雜交時作母本的是
             
            品系,所結的籽粒全部為雄性不育品系,則乙品系的基因型為
             

            組卷:2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