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設計了一個簡單有效地測定植物組織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的方法,部分步驟如下:
步驟一:1號和2號試管加入等量0.125 mol/L的蔗糖溶液;
步驟二:植物葉片打洞,取一定量小圓片放入1號試管30分鐘,期間搖動數次,加入一粒極小的亞甲基藍結晶(它對溶液濃度影響極小,可忽略不計,但溶液濃度變化會引起它定向擴散)輕輕搖動;
步驟三:用毛細滴管吸一滴1號試管的藍色溶液,然后伸入2號試管中部輕輕放出一滴藍色溶液,觀察藍色小液滴移動方向并記錄。
以下是預期的實驗結果和結論。
預期的實驗結果 | 預期的實驗結論 | |
第一種 | 下沉 | 1號試管中溶液濃度上升 |
第二種 | 上浮 | 1號試管中溶液濃度下降 |
第三種 | 藍色小滴將均勻擴散 | 1號試管中溶液濃度不變 |
沒有
沒有
(填“有”或“沒有”)發生質壁分離。(2)設計該實驗的原理是
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會發生滲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現象
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會發生滲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現象
,可通過藍色小液滴的移動情況
藍色小液滴的移動情況
判斷溶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實驗組是1
1
(填“1”或“2”)號試管。(3)僅靠以上的一組實驗不一定就能確定該植物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還需要增加一定的操作才能達成“測定該植物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的目的,請寫出相關的操作和結果分析:
替換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重復以上實驗,當獲得第三種預期結果的時候,對應的蔗糖溶液濃度即為該植物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替換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重復以上實驗,當獲得第三種預期結果的時候,對應的蔗糖溶液濃度即為該植物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考點】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及其異同.
【答案】沒有;植物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會發生滲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現象;藍色小液滴的移動情況;1;替換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重復以上實驗,當獲得第三種預期結果的時候,對應的蔗糖溶液濃度即為該植物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0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主動轉運,又稱主動運輸,是由載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逆著電化學梯度或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轉運方式。主動轉運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主動轉運的能量來源分為3類(如圖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驅動泵)、間接供能(協同轉運蛋白)、光驅動(光驅動泵)。圖2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和轉運葡萄糖的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脂雙層的主要成分是
(2)由圖1可知,ATP驅動泵作為載體蛋白的同時,具有催化
(3)由圖2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直接來自發布:2025/1/5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 -
2.主動轉運的特點不包括( )
A.需要消耗能量 B.被轉運物質由低濃度到達高濃度 C.需要載體蛋白 D.協助大分子物質通過細胞膜轉運 發布:2025/1/5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為小腸上皮細胞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是由ATP直接供能 B.載體①②③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同 C.運輸葡萄糖的載體①③也存在于紅細胞膜上 D.鈉離子運出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是協助擴散 發布:2025/1/6 8:30:6組卷:2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