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把人類帶入了大自然中另一個奇妙的世界,是窺視微觀世界奧秘的眼睛。1959年,荷蘭一位叫詹森的少年與父親作出了第一個復式顯微鏡,今天所使用的光學顯微鏡就是由其發展而來的。
(1)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式顯微鏡觀察了植物細胞的木栓組織,發現并命名為 細胞細胞。
(2)到18世紀顯微鏡已有許多改進,應用也較為普遍,開始作為商品生產。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起放大作用的結構是 目鏡和物鏡目鏡和物鏡(填“目鏡”、“物鏡”或“目鏡和物鏡”)。若將物鏡由10×換成40×,則觀察到的細胞的 長度或寬度長度或寬度(填“長度或寬度”、“面積”或“體積”)是原來的4倍;換用高倍鏡后,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比原來 少少(填“多”或“少”),視野的亮度比原來 暗暗(填“亮”或“暗”)。高倍鏡下物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 細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填“粗準焦螺旋”或“細準焦螺旋”)。
(3)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載玻片上有一污物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應向 右下方右下方(填“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動玻片;去除視野中的污物。如果視野中既有氣泡又有細胞,用鑷子尖輕輕地壓動蓋玻片,氣泡的變化是 會變形、會移動會變形、會移動(填“會變形、會移動”、“不變形、會移動”或“會變形、不會移動”)
(4)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顯微鏡的領域已不拘泥于光學領域,各種原理各異、功能卓越的顯微鏡被發明出來,如:偏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下列不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是生物是 BB。
A.變形蟲 B.新冠病毒
C.藍細菌 D.大腸桿菌
【考點】顯微鏡及其使用.
【答案】細胞;目鏡和物鏡;長度或寬度;少;暗;細準焦螺旋;右下方;會變形、會移動;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5引用:4難度:0.8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光學顯微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B.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發現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順時針,則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 C.轉換高倍鏡時,需先升高鏡筒再轉動轉換器,并依次調節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D.與低倍鏡相比,轉換高倍鏡后物像變大,視野變亮 發布:2024/12/16 16:0:1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2.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甲圖中d條件下觀察到的視野,如果不改變載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條件下視野的亮度比d條件下大 B.a條件下可能觀察不到細胞 C.b條件下比c條件下看到的細胞數多 D.由d條件轉變為c條件下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發布:2024/12/19 19:0:1組卷:38引用:7難度:0.7 -
3.對如圖所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①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a轉換成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若圖②是顯微鏡下洋蔥根尖某視野的圖像,則只需向左方移動裝片即可觀察清楚c細胞的特點 C.若圖③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發現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順時針,則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 D.若圖④是在顯微鏡下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視野中可檢測到分生組織細胞數為4個 發布:2024/12/18 1:0:1組卷:65引用:2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