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2019)必修1《1.2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8/10 4:0:1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圖甲中有目鏡、物鏡,圖乙和圖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9引用:5難度:0.8
          • 3.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發菜.

            組卷:27引用:78難度:0.9
          • 4.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5.在10×(目鏡)和10×(物鏡)下看到的視野被64個細胞充滿,在目鏡不變時換成高倍鏡后,視野中只有4個細胞,則所用的高倍鏡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6.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一細胞后換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  )

            組卷:19引用:8難度:0.8

          三、實驗題

          • 19.顯微鏡把人類帶入了大自然中另一個奇妙的世界,是窺視微觀世界奧秘的眼睛。1959年,荷蘭一位叫詹森的少年與父親作出了第一個復式顯微鏡,今天所使用的光學顯微鏡就是由其發展而來的。
            (1)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式顯微鏡觀察了植物細胞的木栓組織,發現并命名為
             

            (2)到18世紀顯微鏡已有許多改進,應用也較為普遍,開始作為商品生產。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起放大作用的結構是
             
            (填“目鏡”、“物鏡”或“目鏡和物鏡”)。若將物鏡由10×換成40×,則觀察到的細胞的
             
            (填“長度或寬度”、“面積”或“體積”)是原來的4倍;換用高倍鏡后,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比原來
             
            (填“多”或“少”),視野的亮度比原來
             
            (填“亮”或“暗”)。高倍鏡下物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
             
            (填“粗準焦螺旋”或“細準焦螺旋”)。
            (3)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載玻片上有一污物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應向
             
            (填“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動玻片;去除視野中的污物。如果視野中既有氣泡又有細胞,用鑷子尖輕輕地壓動蓋玻片,氣泡的變化是
             
            (填“會變形、會移動”、“不變形、會移動”或“會變形、不會移動”)
            (4)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顯微鏡的領域已不拘泥于光學領域,各種原理各異、功能卓越的顯微鏡被發明出來,如:偏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下列不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是生物是
             

            A.變形蟲          B.新冠病毒
            C.藍細菌          D.大腸桿菌

            組卷:65引用:4難度:0.8

          四、解答題

          • 20.結核桿菌可以導致人患肺結核,酵母菌可以運用于釀酒、食品加工。請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結核桿菌和酵母菌的名稱中都帶有“菌”,它們是否是一類生物?
            (2)結核桿菌和酵母菌在結構上主要的區別是什么?

            組卷:2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