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肥料,但若不經細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繁多,同學們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瓊脂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1)此培養基不能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理由是營養成分不適宜,且缺少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2)該培養基能篩選出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是由于該培養基
以尿素為唯一氮源
以尿素為唯一氮源
,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才能在該培養基上生長和繁殖。(3)培養基中的葡萄糖的作用是為“目的菌”生長提供所需的
碳源
碳源
和 能源
能源
,實驗需要振蕩培養,是由于尿素分解菌是 需氧
需氧
型生物。(4)圖中將細菌轉到固體培養基上時,可采用
稀釋涂布平板
稀釋涂布平板
法在含尿素的培養基上接種,獲得單菌落并進行計數。初步篩選出來的菌種還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進一步的鑒定: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中加入 酚紅
酚紅
指示劑,接種并培養初步篩選的菌種,若菌落周圍出現紅色環帶,則可準確說明該菌種能夠分解尿素。(5)在實驗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滅菌的是
①②
①②
(填序號)。①培養細菌用的培養基與培養皿;②玻璃棒、試管、錐形瓶和吸管;③實驗操作者的雙手
(6)在進行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實驗時,A同學從培養基上篩選出大約150個菌落,而其他同學只選擇出大約50個菌落。A同學的實驗結果產生的原因可能有
①②③
①②③
(填序號)。①土樣不同;②培養基污染;③操作失誤;④沒有設置對照
【答案】植物激素;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碳源;能源;需氧;稀釋涂布平板;酚紅;①②;①②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培養基和菌種鑒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無氮培養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鑒定尿素分解菌 B.可利用固體培養基上菌落的特征來判斷和鑒別細菌的類型 C.利用剛果紅培養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D.植物組織培養常用的是固體培養基 發布:2024/12/30 23:0:2組卷:11引用:4難度:0.7 -
2.“篩選”是分離和培養生物新類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關技術中不能篩選成功的是( )
A.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篩選大腸桿菌 B.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固體培養基中,篩選能夠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篩選能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 D.在培養基中加入不同濃度的氯化鈉,篩選抗鹽突變體植物 發布:2024/12/20 6:30:1組卷:26引用:2難度:0.6 -
3.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種副產品。為提高其利用價值,研究人員擬從發酵的豆粕中,篩選出能高效地將豆粕蛋白質轉化為有機酸的乳酸菌菌株,乳酸菌產生的乳酸能溶解碳酸鈣,過程如下:
步驟1:乳酸菌的富集
將發酵豆粕接種于添加了放線菌酮的液體培養基。
步驟2:純化與鑒定
取一定量的富集菌液,進行梯度稀釋,接種于添加了碳酸鈣的培養基,挑選單菌落純化培養并鑒定菌種。
步驟3:探究不同添加物對菌種發酵效果的影響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步驟1添加放線菌酮的目的是抑制細菌生長 B.步驟1適用劃線接種,步驟2適用涂布接種 C.步驟2通過觀察溶鈣圈的大小挑選目標菌落 D.步驟3培養基中的碳源和氮源全部來自豆粕 發布:2024/12/14 2:0:1組卷:34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