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1年10月7日,公安機關接群眾舉報,網民“羅某平”在新浪微博發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英烈的違法言論,造成惡劣影響。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于當天依法傳喚羅某平(男,湖南長沙人,40歲,新浪微博名“羅某平”)并開展調查。經審查,羅某平對其通過微博發表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英烈言論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羅某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材料二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99條規定:“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1)羅某平的最終后果體現了法律的哪些主要特征?
(2)從依法履行義務的角度,分析羅某平的行為。
(3)請從“權利與義務”的角度,分析上述事例對我們的啟示。
【答案】(1)①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有普遍的約束力。
(2)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②羅某平的行為侵犯了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情節嚴重,構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②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2)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②羅某平的行為侵犯了英烈的名譽權、榮譽權,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情節嚴重,構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②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2021年4月26日,中央巡視組原副組長董宏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董宏做出逮捕決定。這表明(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只要觸犯法律就要承擔刑事責任 發布:2024/12/28 4:0:1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2.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該法的表決通過體現( )
A.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C.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D.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87引用:4難度:0.7 -
3.下列能夠體現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國家公職人員參加憲法宣誓儀式 B.民警幫助居民注冊防詐騙小程序 C.李某因為故意傷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D.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261引用:3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