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求甚解》選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比藗兺蛔プ∷f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③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梢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④列寧就曾經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典著作的精神實質。
⑤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⑥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⑦宋代理學家陸象山的語錄中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边@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謂未曉處且放過,與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過是暫時的,最后仍然會了解它的意思。
(有刪改)(1)根據語境,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深刻了解深刻了解
②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停止,停頓停止,停頓
(2)結合全文,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3)文章第④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4)來代朱熹說:“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這種讀書法與文章中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法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闡述理由。
(5)作者認為“不求甚解”的含義是什么?這對我們讀書有何啟示?
【答案】深刻了解;停止,停頓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21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黃巖島,到底屬于誰 ①4月,菲律賓以“地理鄰近”--黃巖島離自己的本土近和黃巖島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范圍之內為理由,對黃巖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這些說法站得住腳嗎?
②國際法早已認定“地理鄰近”不是解決領土歸屬的國際法原則。從黃巖島的位置以及地質構造上看,黃巖島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黃巖島以東的馬尼拉海溝是中國與菲律賓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個國家的部分領土距其本土較遠,而距其他國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按照菲“地理鄰近論”行事, 世界政治地圖將要重畫,天下勢必大亂。
③《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沿海國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沿海國無權因此而損害他國的固有領土主權。企圖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去改變領土主權歸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違反國際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④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黃巖島擁有無可爭辯的領土主權。
⑤從歷史上看,首先,中國最早發現了黃巖島。1279年,天文學家郭守敬就在黃巖島進行了“四海測驗”。其次,中國是最早命名黃巖島的,1935年中國就將黃巖島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國版圖,1983年將黃巖島作為標準名稱。再有,中國政府早就指出黃巖島領土主權屬于中國。
⑥從開發利用上看,黃巖島海域一直是我國漁民的傳統捕魚場所,而且中國政府還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黃巖島進行科學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人員登上黃巖島進行考察。1994年又在島上建了水泥紀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賓媒體發表菲律賓專家的署名文章,稱黃巖島的確屬于中國的固有領土,菲律賓的主張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⑧從種種依據看,菲律賓對黃巖島的任何權利要求都是非法的、無效的,黃巖島屬于中國的固有領土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1)文章第一段中“對黃巖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這些說法站得住腳嗎?”這句話的作用是
(2)聯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因為 但是 B.即使 那么 C.雖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3)第⑧段“從種種依據看”中的“種種依據”,在文中具體指哪些依據?請簡要概括。
(4)選文第⑥段中加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政府早就指出黃巖島領土主權屬于中國,菲律賓政府及媒體也發表文章,稱黃巖島的確屬于中國的固有領土。
B.如果按照菲律賓“地理鄰近論”行事,世界政治地圖將要重畫,天下勢必大亂,因為世界上一個國家的部分領土距其本土較遠,而距其他國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C.菲律賓企圖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去改變領土主權歸屬,但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國無權因為可建立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而損害他國的固有領土主權,所以,菲律賓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違反國際法的。
D.作者認為,菲律賓以地理鄰近--黃巖島離自己的本土近和黃巖島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范圍之內為理由,對黃巖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發布:2024/11/13 8:0:1組卷:2難度:0.5 -
2.XP退役之后
近日,號稱軟件史上服役周期最長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正式退役。微軟將在全球范圍停止對該版本操作系統提供技術支持。這意味著今后XP操作系統出現任何漏洞,微軟將不再提供系統更新修補漏洞。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個人電腦可能面臨一定的安全風險。
中國可以說是受此影響最大的國家。據統計,Windows XP操作系統至今在全球仍有近30%的市場份額,而中國使用Windows XP系統的用戶比例高達70%,用戶總量超過2億。此消息一出,有人感傷,“相伴13年,藍天、白云還有綠色的小山坡,這個經典桌面,將成為美好的回憶”;有人不滿,認為微軟此舉是因Windows 7和Windows 8推廣不力,強行讓Windows XP退役來促進用戶付費升級;有人擔憂,“后XP時代”,誰來保障信息安全……
雖然科技不斷向前,軟件的更新換代很正常,可是,微軟敢如此強行讓一款有幾億用戶的產品下市,而中國2億用戶只能無可奈何,讓電腦無助“裸奔”,其背后顯示的是微軟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強勢地位和中國沒有自主操作系統、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短板。
不過,Windows XP的退役,對中國用戶來說或許很無助無奈,可對中國的信息產業來說,卻未必不是一個成長的機遇。比如,許多用慣了Windows XP系統的用戶,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安裝新系統,這就給百度衛士、金山、360等互聯網安全廠家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市場空間。這些互聯網安全廠商在微軟Windows XP將退役的消息發布之初,就紛紛宣布將為XP繼續提供補丁支持,希望能夠在這個擁有2億用戶的市場上大展身手。可是,幾天前,由第三方舉辦的一場“XP挑戰賽”,卻讓人們感到不那么安全可靠:由200多名黑客發起對騰訊電腦管家XP、360安全衛士XP盾甲和金山毒霸XP防護盾的“實彈”挑戰,比賽開始不到1分鐘,騰訊、金山的安全產品相繼被攻破,而360之所以堅持到最后,專家分析,更多是因為使用的是剛發布的新版本,攻擂者只有20個小時對其做研究,時間夠長,也遲早會被攻破。
信息安全是互聯網的核心,保障互聯網信息安全的關鍵,在于是否掌握核心技術。這同樣事關自主創新。雖然我國也有新浪、百度等一些國際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可是,在自主創新領域,卻始終無法掌握芯片、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要想抵御網絡攻擊,爭奪產業話語權非常困難,只能受制于人。從長遠上看,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中國只有通過自主科技創新,掌握技術主導權,保持產業創新力,才能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信息安全才能保障。
這些年,中國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并不小。但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之路卻一直走得跌跌撞撞。析其原因,一是科研經費沒用對地方,項目多了,單位和個人富了,但是,真正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卻太少,還滋生出了科研腐敗。對硬件投入大,對人才和軟件投入少。二是科研方向走偏?;ヂ摼W時代,技術上的自主性、領先性和市場上的需求導向是科研創新的主要方向,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在IT產業上,我們曾投入巨資,打造出一軟一硬兩個自主創新的拳頭產品。硬件上的龍芯,一度承載了“中國芯”可以對英特爾、AMD等處理器巨頭說“不”的沉甸甸期待;而軟件上的綠壩過濾軟件,由國家出資開發,讓社會免費下載??墒?,二者在推出后市場認可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Windows XP退役,再次提醒我們的短板。這是信息時代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嚴峻挑戰。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所指的具體內容
①中國可以說是受此影響最大的國家。
②由200多名黑客發起對騰訊電腦管家XP、360安全衛士XP盾甲和金山毒霸XP防護盾的“實彈”挑戰。
(2)Windows XP的退役對中國的信息產業有哪些挑戰和機遇?請根據文意分點回答。
(3)舉例論證是本文的寫作特點,請找出兩處做分析。
(4)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觀點。發布:2024/12/11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寫作技法:列舉生活情境,充分論證論點。
《最苦與最樂》多處列舉生活情境來論證論點,如“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舉這樣的例子來論證論點,既具體生動,又能使讀者感同身受,從而充分地論證論點。請你寫一段文字,通過列舉生活情境來論證自己的某個觀點。100字左右。發布:2024/12/26 22:30:1組卷:14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