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聚落的重組是一個社會經濟過程的反映。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力推進,鄉村聚落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必然導致傳統聚落空間的改變甚至消失。如圖為我國某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圖。據此完成1~2題。

該鄉村聚落空間結構最顯著的變化是( )
【考點】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16:30:1組卷:2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選項中村落的空間形態與圖中對應正確的是( )
A.甲——團塊狀聚落 B.乙——環狀聚落 C.丙一一松散狀聚落 D.丁——帶狀聚落 發布:2024/12/31 17:0:2組卷:2引用:4難度:0.8 -
2.聚落形態深受環境影響。我國南方丘陵地區聚落一般依山循勢,選擇在向陽山坡,坡上林木覆蓋,房前水泥澆筑空坪;充分利用當地水域,形成完整生活系統。如圖為我國南方丘陵典型聚落形態。據此完成9~11題。
聚落內房屋建筑的排列方式( )A.前高后低,利于排水 B.前高后低,利于防寒 C.前低后高,利于防潮 D.前低后高,利于采光 發布:2024/12/31 12:0:1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為了節約耕地和抵御外敵,歷史上貴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如圖示意該省解放前大洋溪村(今已廢棄)和現在大洋溪村位置。讀圖完成9~10題。
影響解放前大洋溪村區位選擇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發布:2024/12/31 13:30:2組卷: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