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三峽》)【乙】
此石經始禹鑿①,河中漱廣②,夾岸崇深③,傾崖返捍④,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⑤魄。其水尚崩浪萬尋⑥,懸流千丈,渾洪赑⑦怒,鼓⑧若山騰,浚波⑨頹壘,迄⑩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河水龍門》)【注釋】①經始:開始。禹:傳說龍門是大禹所鑿出。②廣:開闊、深廣。③崇深:高深。④返捍:(河水)折回時搖動著(山崖)。⑤悸:驚動。⑥尋:古代八尺為一尋。⑦赑(bì):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⑧鼓:鼓蕩。⑨浚波:大的波浪。⑩迄:至、到。?慎子:慎到,戰國時人,著有《慎子》。
(1)結合語境,解釋加點詞。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同“缺”,空隙、缺口同“缺”,空隙、缺口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飛奔的馬飛奔的馬
③河中漱廣,夾岸崇深。 沖刷,沖蕩沖刷,沖蕩
④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 看看
(2)給劃線句子斷句,限斷2處。
方 知 慎 子 下 龍 門 流 浮 竹 非 駟 馬 之 追 也
(3)【甲】【乙】兩文在寫水時都注重運用側面描寫,請在兩文中各找出一句并分析其作用。
(4)如果這兩篇文章需選入以下一個欄目,最有可能被選入的是下面哪一項?并說明理由。
A.《國家寶藏》(文博探索欄目:演繹國寶文物背后的故事與歷史)
B.《地理?中國》(普及地理學知識欄目:感受大自然魅力,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C.《遠方的家》(大型旅游欄目:行走四方,展示中國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D.《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美食欄目:講述人與美食背后的溫情故事)
【答案】同“缺”,空隙、缺口;飛奔的馬;沖刷,沖蕩;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9 9:0:1組卷:1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魚我所欲也》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發布:2024/12/27 0:30:2組卷:27引用:4難度:0.7 -
2.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甲】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乙】 晉文公將與楚戰城濮,問于咎犯①曰:“為之奈何?”咎犯曰:“戰陳②之事,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辭咎犯,問雍季,雍季對曰:“以詐偽遇人,雖愈利,后無復。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聽雍季之計,而用咎犯之謀,與楚人戰,大破之。還歸賞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曰:“咎犯之言,一時之權也。雍季之言,萬世之利也。吾豈可以先一時之權,而后萬世之利也哉!”
由此觀之,義者,人之大本也。雖有戰勝存亡之功,不如行義之隆。
(節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有刪減)【注】①咎犯:春秋時晉國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晉國的大臣。②戰陳:借指作戰。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爾而與之
②不辯禮義
③雍季對曰
④辭咎犯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②吾豈可以先一時之權,而后萬世之利也哉!
(3)【甲】【乙】兩個文段都運用了
(4)【甲】【乙】兩個文段中的畫線句子,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請簡要分析。發布:2024/12/27 0:30:2組卷:23引用:3難度:0.6 -
3.文言文閱讀。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左傳》)【乙】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于莊公。公曰:“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對曰:“是則可矣。知夫茍中心圖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節選自《國語》)注釋:中心圖民:內心為百姓考慮。
(1)下面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何以戰/何陋之有
B.又何間焉/遂與外人間隔
C.是則可矣/不知木蘭是女郎
D.忠之屬也/屬予作文以記之
(2)【甲】【乙】兩段文字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發布:2024/12/27 3:30:2組卷:4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