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或多個生態系統(或群落)之間的過渡區域稱為生態交錯區,如森林與草原之間的過渡區。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交錯區每種生物占據著相對穩定的 生態位生態位,這是群落中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間 協同進化協同進化的結果。調查生態交錯區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而不是樣方法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小動物 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
(2)森林與草原之間的過渡區植物的優勢種出現喬木→灌木→草本的交錯過渡現象,稱為群落的 水平水平結構,該結構的特點是不同種群常呈 鑲嵌鑲嵌分布。
(3)生態交錯區往往出現在氣候、地理條件發生變化的過渡區,推測生態交錯區的物種豐富度往往 高于高于(填“高于”或“低于”)相鄰生態系統,這種現象稱為“邊緣效應”。研究者認為“邊緣效應”的出現是因為生態交錯區的環境條件比較復雜,能使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定居,從而為更多的動物提供 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答案】生態位;協同進化;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水平;鑲嵌;高于;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既可以調查豐富度,也可以調查種群密度 B.土壤小動物活動范圍小,適合用標志重捕法來調查 C.誘蟲器利用土壤小動物的趨光性,使用燈光來誘捕 D.通過統計土壤小動物的個體數目來估算其豐富度 發布:2024/12/19 1:30:1組卷:5引用:4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或其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誘蟲器來采集土壤小動物主要是利用了其向光、趨熱的習性 B.基于預實驗基礎的探究NAA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不需設置空白對照 C.制作小生態缸時,各組分和營養級之間的比例要合適,密封后要放置于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 D.探究落葉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實驗中,不做處理的土壤為對照組 發布:2024/12/18 15:0:1組卷:3引用:3難度:0.7 -
3.土壤中生活著大量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對動植物遺體的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研究土壤小動物方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土壤小動物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B.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應隨機取樣 C.用誘蟲器采集小動物時,土壤與花盆壁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縫隙 D.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類群不同,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發布:2024/12/18 23:30:5組卷:17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