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有關人體體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有關敘述中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如圖為人體內環境三種主要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轉化模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19引用:6難度:0.7
          • 4.有關“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5.下列有關內環境及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6.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8
          • 7.圖示為神經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5引用:15難度:0.7
          • 8.巴甫洛夫曾做過如下經典實驗: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有關此經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9.為探究運動對海馬腦區發育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研究者將實驗動物分為運動組和對照組,運動組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跑步/游泳)。數周后,研究人員發現運動組海馬腦區發育水平比對照組提高了1.5倍,靠學習記憶找到特定目標的時間縮短了約40%。根據該研究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10.吸食毒品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傷并使人上癮,從而帶來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如圖是某種毒品的作用機理。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8引用:4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9.擬南芥種子中的隱花色素(CRY1)是感受藍光的受體。研究發現,CRY1能作用于脫落酸(ABA)從而影響種子萌發。為了進一步探究其作用機制,研究人員將野生型擬南芥的種子和CRY1突變體(無法合成CRY1)的種子,分別放在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MS培養基和含有不同濃度ABA的MS培養基中,適宜光照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得種子的發芽率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脫落酸能降低擬南芥種子的發芽率,從細胞水平分析是由于脫落酸能
             
            ,從器官水平分析是由于脫落酸能
             
            ,從而影響了種子發芽。
            (2)相同濃度的ABA條件下,CRY1突變體種子的發芽率
             
            野生型種子,并且隨著ABA濃度的增加差別越明顯,推測CRY1對擬南芥種子萌發的影響是通過
             
            (填“降低”或“提高”)種子對ABA的敏感性來實現的。
            (3)研究人員在黑暗條件下重復了上述實驗,在使用ABA的實驗中野生型種子發芽率與CRY1突變體種子的發芽率也沒有差異,其原因可能是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30.兩個或多個生態系統(或群落)之間的過渡區域稱為生態交錯區,如森林與草原之間的過渡區。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交錯區每種生物占據著相對穩定的
             
            ,這是群落中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間
             
            的結果。調查生態交錯區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而不是樣方法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小動物
             

            (2)森林與草原之間的過渡區植物的優勢種出現喬木→灌木→草本的交錯過渡現象,稱為群落的
             
            結構,該結構的特點是不同種群常呈
             
            分布。
            (3)生態交錯區往往出現在氣候、地理條件發生變化的過渡區,推測生態交錯區的物種豐富度往往
             
            (填“高于”或“低于”)相鄰生態系統,這種現象稱為“邊緣效應”。研究者認為“邊緣效應”的出現是因為生態交錯區的環境條件比較復雜,能使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定居,從而為更多的動物提供
             

            組卷:4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