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方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4 8:0:9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八聲甘州
            柳 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①_______。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②_______,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1)請默寫詞中所缺的句子。
             

             

            (2)概括上片景物描寫的特點。
            (3)下片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試簡要分析。
            (4)揣摩全詞的內容和意境,將“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擴寫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發布:2025/1/3 7:0:1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詩句,完成各題。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對下列句子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輕攏”一句描寫琵琶女彈奏的動作特點,同時也表現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兩句寫出了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如急雨”“如私語”使兩種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給人以眼花繚亂、耳接不暇的感覺。
            D.“間關”一句繼續寫了旋律的變化,用“鶯語花底”這一美的視覺形象,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
            (2)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冰泉”“凝絕”兩句寫出了音樂的又一境界。幽咽之聲,悲抑哽咽,好像“泉流冰下”,用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
            B.“別有”“此時”兩句寫出了音樂結束時,聽者對音樂的心理感受。
            C.“銀瓶”“鐵騎”兩句表現了“聲暫歇”后力量的大爆發,同時,這兩句也將音樂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終”“四弦”兩句寫出了音樂進入高潮時戛然而止,樂曲雖終,但由音樂而產生的驚心動魄、回腸蕩氣的藝術魅力并沒有因此而消失。
            (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以景色的寧靜,襯托音樂演奏的昂揚。
            B.以聽眾的專注,反襯音樂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靜寂寥廓,表現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聲中。
            D.渲染靜寂的氣氛,襯托聽眾感情的凄涼。

            發布:2025/1/3 9:0:2組卷:5引用:3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各題。
            八陣圖
             杜 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對這首詩體裁的理解正確的是 
             

            A.小令
            B.新樂府
            C.五言律詩
            D.五言絕句
            (2)對這首詩中所寫的歷史人物理解正確的是 
             

            A.劉備
            B.伏羲
            C.諸葛亮
            D.周文王

            發布:2025/1/3 9: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