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欣然起行 高興的樣子高興的樣子
②月色入戶門門
③是日更定矣 這這
④上下一白 全,都全,都
⑤相與步于中庭 一起,共同一起,共同
⑥霧凇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白氣彌漫的樣子
(2)用斜線劃出句內兩處停頓的地方:湖中人鳥聲俱絕。
(3)譯文: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請比較兩文在寫景手法上的異同。
【答案】高興的樣子;門;這;全,都;一起,共同;白氣彌漫的樣子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5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