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Ⅰ.將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做蛙心靜脈灌注,以維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動.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分別連接電位計.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有電位波動,出現(xiàn)屈反射.如圖為該反射弧結構示意圖.
          (1)用簡便的實驗驗證興奮能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遞.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種藥物,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有波動,電位計未出現(xiàn)波動,左后肢未出現(xiàn)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藥物阻止神經遞質的釋放
          藥物阻止神經遞質的釋放
          ;  ②
          藥物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阻礙其與神經遞質結合
          藥物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阻礙其與神經遞質結合

          Ⅱ.合理密養(yǎng)、立體養(yǎng)殖是提高池塘養(yǎng)殖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綠藻、草魚、鳙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和鱖魚(肉食性),以及水溞、輪蟲等浮游動物.請按主要捕食關系,繪出該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
          (2)輪蟲和水溞的種間關系是
          競爭關系
          競爭關系

          (3)研究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同水層光合速率,對確定魚的放養(yǎng)種類和密度有參考價值.從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樣,分別裝入黑白瓶中(白瓶為透明玻璃瓶,黑瓶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閉.
          然后將黑白瓶對應懸掛于原水樣采集位置,同時測定各水層剩余水樣溶氧量,作為初始溶氧量.24h后,測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測得某水層初始溶氧量為Amg?L-1,白瓶溶氧量為Bmg?L-1,黑瓶溶氧量為Cmg?L-1,則該水層總光合速率為
          B-C
          B-C
          mg?L-1?d-1
          若上午黑白瓶被懸掛于水深25cm處時,白瓶意外墜落至池塘底部,短時間內,該瓶內綠藻葉綠體重C3含量
          增加
          增加

          (4)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立體養(yǎng)殖可以
          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
          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
          .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合理密養(yǎng)可以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藥物阻止神經遞質的釋放;藥物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阻礙其與神經遞質結合;競爭關系;B-C;增加;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07難度:0.5
          相似題
          • 1.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fā)生Cl-內流、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改變,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發(fā)生膝跳反射時,屈?、偈鎻垼旒、奘湛s?;卮鹣铝袉栴}: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
             
            (填圖1中序號)是傳出神經。在膝跳反射過程中,興奮在該反射弧中
             
            (填“單向”或“雙向”)傳遞。
            (2)若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理論上正確的操作是
             
            (單選)。
            A.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N點
            B.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感受器
            C.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N點
            D.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3)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在膝跳反射過程中,A點的膜電位變化曲線為甲曲線,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F(xiàn)點時膜外電位為
             


            (4)圖1中
             
            (填圖中序號)是抑制性神經元。在膝跳反射過程中,④位置的膜電位變化曲線是圖2中的
             
            (填“甲”、“乙”、“丙”或“丁”),③位置的膜電位變化曲線是圖2中的
             
            (填“甲”、“乙”、“丙”或“丁”)。

            發(fā)布:2024/12/31 4:30:1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2.如圖甲、乙表示人體中某些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圖中表示的相關結構是
             
            ,它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2)圖甲中,刺激結構④時,會產生具體效應的結構是[
             
            ]
             
            ,該結構在組成上包括:
             

            (3)興奮不能從C 傳到a的原因是
             
            ??梢?,興奮在神經元之間是通過
             
            (填結構名稱)傳遞的。該結構中信號的轉換模式為
             
            。
            (4)圖乙中,若刺激A點,電流計B將偏轉
             
            次。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2難度:0.6
          • 3.下列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