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乙表示人體中某些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圖中表示的相關結構是 反射弧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2)圖甲中,刺激結構④時,會產生具體效應的結構是[⑤⑤]效應器效應器,該結構在組成上包括: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
(3)興奮不能從C 傳到a的原因是 遞質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遞質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可見,興奮在神經元之間是通過 突觸突觸(填結構名稱)傳遞的。該結構中信號的轉換模式為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4)圖乙中,若刺激A點,電流計B將偏轉 22次。
【答案】反射弧;⑤;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遞質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突觸;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2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2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生Cl-內流、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改變,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發生膝跳反射時,屈肌①舒張,伸肌⑥收縮。回答下列問題: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
(2)若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理論上正確的操作是
A.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N點
B.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感受器
C.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N點
D.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3)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在膝跳反射過程中,A點的膜電位變化曲線為甲曲線,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4)圖1中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2.下列有關反射與反射弧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反射活動必需由一定的刺激才能引起 B.反射活動的發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C.一個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二個神經元 D.效應器就是傳出神經末梢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8引用:2難度:0.7 -
3.下列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完成印隨行為的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神經中樞不含大腦皮層 B.除小白鼠的垂體后,其血液中的生長激素減少,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也減少 C.就人體受到寒冷刺激而言,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的激素分泌量均會有所增加 D.將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麥幼苗的左側放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左側照光,則燕麥幼苗向左側彎曲生長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