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和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根據相關生物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
(1)學校要布置適量的作業,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應該包括身體健康(身體上)、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 社會適應社會適應狀態等。家長應督促孩子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睡眠時間。
(2)青少年長時間使用手機,不僅影響學習,還損害視力。長時間近距離注視屏幕,會導致眼球中 晶狀體晶狀體曲度增加,不能恢復原狀,形成 近視眼近視眼。學校和家庭應相互配合,教育引導學生規范使用手機。
(3)青少年閱讀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書籍可陶冶情操,舒緩情緒,釋放壓力。杜甫《曲江二首》詩句中“穿花峽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分別呈現了動物的 取食取食行為和 繁殖繁殖行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詩句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非生物因素中 溫度溫度對生物的影響。這些展現了生物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
(4)青少年要增強體質,需要加強運動,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運動能夠促進人體的 血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肺部的 氣體氣體交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體育鍛煉時,要注意保護好關節,避免用力過猛損傷關節。人體的關節由關節面(關節頭和關節窩)、關節囊關節囊和關節腔構成。
【答案】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晶狀體;近視眼;取食;繁殖;溫度;血液;氣體;關節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6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些動物的行為讓人嘆為觀止,連連稱奇.有一只會唱《黃土高坡》的鸚鵡近日爆紅網絡,一腔一調讓人忍俊不禁;而生活在遼寧省遼陽市一位農戶家中的刺猬媽媽則“收養”了四只因媽媽遇車禍而變成孤兒的小貓,小貓和刺猬媽媽相處的其樂融融,令人感動.從行為獲得方式看,鸚鵡和刺猬的行為分別屬于( )
A.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 B.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 C.先天性行為、先天性行為 D.學習行為、學習行為 發布:2025/1/28 8:0:2組卷:4引用:4難度:0.9 -
2.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飲牛奶,這是一種
發布:2025/1/7 8: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下列有關“老馬識途”這一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遺傳物質所決定,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是馬的本能 B.與遺傳因素無關,由環境因素所決定的行為 C.馬喜歡和人類一起生活,具有社會性行為 D.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行為 發布:2024/12/29 17:0:3組卷:2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