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通過實驗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能釋放某種氣體,而且釋放這種氣體的能力在夕陽西下時降低,日落后則完全停止。后來通過研究發現,這種氣體就是氧氣。有人在一晴天不同的時間測試某植物釋放氧氣的量,繪制成如圖。
請根據此圖分析:
(1)光合作用最強的時候大約是 1010點鐘。
(2)據此可得出結論:光合作用的強弱跟 光照強度光照強度有關。
(3)在中午12點左右氧氣的釋放量即C處,還低于B處,這可能是因為 因為中午溫度較高,葉片的蒸騰作用增強,植物吸水的速度趕不上失水的速度,氣孔保衛細胞失水,這樣就會造成植物葉片的氣孔關閉,使進入葉肉細胞的二氧化碳減少,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因為中午溫度較高,葉片的蒸騰作用增強,植物吸水的速度趕不上失水的速度,氣孔保衛細胞失水,這樣就會造成植物葉片的氣孔關閉,使進入葉肉細胞的二氧化碳減少,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提示:可從氣孔角度來考慮)
【答案】10;光照強度;因為中午溫度較高,葉片的蒸騰作用增強,植物吸水的速度趕不上失水的速度,氣孔保衛細胞失水,這樣就會造成植物葉片的氣孔關閉,使進入葉肉細胞的二氧化碳減少,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生物小組同學以苜蓿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含水量和氣孔開放程度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如下:
(1)一個氣孔是由
知識遷移:絕大多數植物的氣孔是白天開啟,
(2)①小組同學觀察苜蓿葉下表皮氣孔開閉情況。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3)如表是在研究“土壤水分對苜蓿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得到的數據(為一個月實驗期間多次測量的平均值)。土壤含水量(%) 氣孔開放程度(m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10.3 0.116 7.4 12.0 0.269 16.8 15.2 0.378 17.1 18.4 0.441 22.9 發布:2024/11/8 8:0:1組卷:117引用:1難度:0.4 -
2.生物小組同學以某種綠色植物為實驗材料,研究氣孔開關機制及含水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結果如下:
?
(1)植物體通過氣孔散失水分的生理過程稱
(2)據圖1、2可知氣孔的開啟和關閉主要與保衛細胞的
(3)保衛細胞與周圍的表皮細胞相比特有的細胞結構是發布:2024/10/20 1: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生物小組同學以苜蓿為實驗材料。研究氣孔開、關機制及土壤含水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結果如下:
土壤含水量(%) 氣孔開放程度(m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10.3 0.116 7.4 18.4 0.441 22.9
(2)據圖1、2可知氣孔的開啟和關閉主要與保衛細胞的
(3)據表可知土壤含水量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是:發布:2024/11/8 8:0:1組卷:6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