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歷經23天的探月過程后于12月17日成功著陸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月巖”樣品1731克,實現我國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樣本采集、儲存和分析研究工作,重要的是這個樣本是我們靠著自己的技術采集回來的。
          (1)嫦娥五號攜帶“月巖”樣品從月面帶回到地球,質量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嫦娥五號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后,返回艙與大氣進行摩擦產生大量的熱。返回艙的表面有一層叫做“燒蝕層”的物質,它可以在返回大氣層時保護返回艙不因高溫而燒毀,燒蝕層能起這種作用,除了它的隔熱性能外,主要是由于
          C
          C

          A.它的硬度大,高溫下不會損壞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減少艙體與空氣的摩擦
          C.它在熔化、汽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D.它的比熱很小,不易升溫
          (3)看到這一新聞,小葉同學認為從月球帶回的月巖中不含空氣。小葉同學提出“月巖中不含空氣”這一過程屬于實驗探究中的
          B
          B
          。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答案】不變;C;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8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h2>

            發布:2024/12/28 14:30:1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2.2021年12月30日00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1)衛星從地面到太空,其質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衛星在太空中飛行,向陽面和背陽面兩側的溫差高達250℃,而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又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科學家采用了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熱端吸熱而
            ,在冷端放熱而液化,這樣反復工作使衛星兩面溫度趨于平衡。

            發布:2024/12/16 3:0:1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3.2020年1月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送入預定軌道。此衛星主要用于衛星通信、廣播電視、數據傳輸等業務,并開展高通量技術實驗驗證。
            (1)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從地面到太空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衛星在太空中飛行,向陽面和背陽面兩側的溫差高達250℃,而衛星內部的電子備又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科學家采用了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熱端吸熱而
             
            ,在冷端放熱而
             
            ,這樣反復工作使衛星兩端溫度趨于平衡。

            發布:2024/12/20 6:0:1組卷:1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