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七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12/7 8: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滴加液體C.
給試管內液體加熱D.
熄滅酒精燈組卷:11引用:3難度:0.5 -
2.下列有關科學觀察或操作不正確的是( )
A.多次觀察和記錄水沸騰前后的現象,目的是便于總結出水在沸騰前后表現出的規律 B.木工為了判斷一根木條的邊沿是否為直線,可以借助直尺進行判斷,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C.科學觀察可以在經過精密計算后進行,如2021年5月26日 11:19我們有機會觀察月全食 D.為了更加便于觀察手指的指紋,可以將放大鏡適當靠近指紋,使指紋被放大得更大些 組卷:62引用:2難度:0.7 -
3.對生物進行科學的分類是以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為依據的,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生物分類中的最小單位是“種” B.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 C.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親緣關系越遠 D.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4.古詩云:“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實質是細葉小羽蘚(一種苔蘚植物)的孢子體,如圖,那么細葉小羽蘚( )
A.能開花結果 B.具有根、莖、葉 C.能用孢子繁殖 D.利用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組卷:37引用:4難度:0.5 -
5.限于活動范圍人們通常無法直接觀察地球的形狀,但可通過身邊某些現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體的證據,下列現象和事件不能作為證據的是( )
A.麥哲倫環球航行 B.海面上遠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C.發生月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 D.筆尖向下在籃球上豎立的鉛筆沿著球移動時,筆尖先消失,筆桿后消失 組卷:39引用:3難度:0.5 -
6.面對自然災害我們需要懂得自救避險的知識,下列有關地震或泥石流發生時所采取的措施正確的是( )
A.發生地震時在三樓教室的同學馬上到陽臺大聲呼救 B.發生地震時在六樓的同學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 C.發生泥石流時往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兩邊山坡上面逃生 D.發生泥石流時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快速跑動避險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7.下列各項測量會造成結果偏大的是( )
A.用力拉伸有一定彈性的皮卷尺測量跳遠的距離 B.用粘有污物的砝碼測量七上科學書本的質量 C.換用量程略大一些的量筒測量某液體的體積 D.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8.某同學要稱取51.2克食鹽,有以下幾步操作步驟:①在兩托盤上分別放上一張相同的紙;②將游碼移動到1.2克的位置;③調節天平平衡;④在左盤加上適量的食鹽;⑤在右盤加上50克砝碼。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④⑤② D.③②①④⑤ 組卷:43引用:4難度:0.5 -
9.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絲框架的相對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一層肥皂膜,如圖甲所示。用燒熱的針刺破線一側的肥皂膜,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如圖甲、乙所示。下列實驗原理,與上述實驗一致的是( )
A.
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氣體被壓縮了B.
兩個鉛柱用力擠壓后粘合在一起C.
噴灑香水后,香水味彌漫了整個房間D.
紅墨水滴入熱水中,整杯水過一會兒全部變成紅色組卷:157引用:4難度:0.5 -
10.如圖所示的兩種生物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生物都由一個細胞獨立地完成各種復雜的生命運動 B.兩種生物的細胞結構中都有細胞壁 C.兩種生物都能從外界攝取食物,獲取營養物質 D.衣藻的鞭毛使衣藻能游動,變形蟲也能運動,二者都屬于動物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11.下列幾種估測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體腋下正常的溫度約為35℃ B.初中科學課本長度約為26mm C.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約為0.5L D.一個七年級學生的質量約為50g 組卷:8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14分)
-
33.小金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在測量質量之前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小金忘記把游碼移至“0”刻度處,這會容易導致測得的石塊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受影響”)。小金糾正以后重新實驗,按照圖甲和圖乙所示測出了石塊的質量和體積(石塊不滲水),請計算此石塊的密度。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34.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歷經23天的探月過程后于12月17日成功著陸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月巖”樣品1731克,實現我國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樣本采集、儲存和分析研究工作,重要的是這個樣本是我們靠著自己的技術采集回來的。
(1)嫦娥五號攜帶“月巖”樣品從月面帶回到地球,質量
(2)嫦娥五號返回地球進入大氣層后,返回艙與大氣進行摩擦產生大量的熱。返回艙的表面有一層叫做“燒蝕層”的物質,它可以在返回大氣層時保護返回艙不因高溫而燒毀,燒蝕層能起這種作用,除了它的隔熱性能外,主要是由于
A.它的硬度大,高溫下不會損壞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減少艙體與空氣的摩擦
C.它在熔化、汽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D.它的比熱很小,不易升溫
(3)看到這一新聞,小葉同學認為從月球帶回的月巖中不含空氣。小葉同學提出“月巖中不含空氣”這一過程屬于實驗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組卷: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