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在如圖的兩圖中任選其一,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用海陸熱力差異原理說明圖中閉合氣壓區(即低、高氣壓)形成的原因。
          (2)寫出圖中甲、乙兩地的風向。
          (3)寫出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比較甲、乙兩地風速的大小。

          【答案】(1)圖中1月夏季,陸地比四周海洋增溫快,陸地氣溫高,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中心。
          (2)甲地風向為東南風,乙地風向為東南風。
          (3)水平氣壓梯度力。乙地風速大于甲地。
          或(1)圖中7月冬季,陸地比四周海洋降溫快,陸地氣溫低,空氣冷卻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中心。
          (2)甲地風向為西北風,乙地風向為東南風。
          (3)水平氣壓梯度力。乙地風速大于甲地。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三峽大壩建成后,在三峽庫區周圍形成了一個相對特殊的“小環境”,特別是改變了局部氣候。據此完成:若該水庫旁建某度假村,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海陸風是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后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讀圖完成題。
            海風轉換為陸風的時間大約是(  )

            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68引用:2難度:0.8
          • 3.威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城市風的課題研究。圖甲為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圖乙為部分課題研究成果。讀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近地面受熱的點是
             
            點(填字母),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B、C、D四點的氣壓由高到低排列的順序是怎樣的?
            (2)D點比B點的氣溫
             
            (填高或低),原因是什么?
            (3)威海市夏季的某一天特別炎熱的中午,若其氣壓狀況如圖甲所示,則容易形成雷陣雨天氣的是
             
            點(填A或B),原因是什么?
            (4)在圖乙中的四條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城市風的流動方向。
            (5)依據熱力環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熱電廠應布局在圖乙中的
             
            處,城市綠地應布局在
             
            處(均填數字序號)。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