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微粒污染
2018年初,中國南極科考隊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塑料微粒”(指直徑小于5微米的微型塑料),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海洋中的塑料微粒主要有兩個來源:(1)人造塑料微珠,廣泛用于牙膏、洗面奶等洗滌劑。(2)大量塑料制品老化、降解產生。
這些塑料微粒能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傳遞。人們已經在許多貝類、魚蝦等海洋動物體內發現塑料微粒。最終,被丟掉的塑料回到人類的餐桌上。
(1)在南極地區,塑料微粒傳遞的食物鏈是AA。
A.浮游植物→磷蝦→企鵝
B.浮游植物→企鵝→磷蝦
C.企鵝→磷蝦→浮游植物
(2)為應對垃圾問題,國家鼓勵人們對垃圾進行分類,塑料瓶應該投入的垃圾桶是BB。

(3)塑料微粒會隨雨水沖刷,進入地下水。在如圖所示新型垃圾填埋場的結構中,能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是AA。

A.襯墊
B.氣體排放管
C.監測井
(4)而對垃圾問題,除推廣對垃圾分類外,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減少塑料垃圾?(至少寫2點)
【考點】塑料的特性;減少垃圾的措施和方法.
【答案】A;B;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5/4/22 8:30:2組卷: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