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年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小升初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 1.植物光合作用主要依靠(  )

            組卷:4引用:3難度:0.8
          • 2.下列三種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

            組卷:1引用:4難度:0.8
          • 3.酒精燈是實驗室常用的工具之一。下列酒精燈的有關操作中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淀粉遇碘酒會出現藍色,下列食物遇碘酒會變色的是(  )

            組卷:1引用:3難度:0.8
          • 5.下列電路連接方法中,能點亮小燈泡的是(  )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6.用彈簧測力計測得鐵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5N,浸沒在水中時讀數為3N,鐵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7.下列關于自行車的設計,屬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8.比較如圖三個擺的擺動速度,最快的是(  )

            組卷:35引用:3難度:0.5
          • 9.江豚是一種生活在長江水域中的水生哺乳動物,它的特點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10.實驗室中有許多鐵制器材,下列操作能防止鐵生銹的是(  )

             
            組卷:6引用:8難度:0.7

          五、綜合運用題(共14分)

          • 31.流浪地球
                   2019年初,電影《流浪地球》熱映,掀起一股“宇宙熱”。電影講述了科學家發現太陽的壽命即將終結,人類為了生存,將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飛船,飛向宇宙尋找斷“太陽”的故事。
            (1)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是一顆
             
            星。地球是太陽的
             
            星。
            (2)電影中,人類用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如果地球不自轉,只公轉,晝夜交替時間將會
             

            A.不變
            B.變長
            C.變短
            (3)地球“離開”太陽系時遭遇木星的攔截。下面關于木星描述正確的是
             

            A.木星質量比地球大得多,不需要繞太陽公轉
            B.木星上晝夜交替時間與地球一樣,也是24小時
            C.木星到太陽的距離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遠
            (4)電影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4光年外的“比鄰星”。光年是計量
             
            的單位。
            A.時間
            B.距離
            C.速度
            (5)2019年4月10月,科學家宣布拍攝到黑洞照片,再次引發熱議。為了拍到黑洞照片,科學家們調動位于全球不同位置的8座天文望遠鏡,形成了相當于地球尺度的“視界事件望遠鏡”,同時觀察黑洞。從開始觀測,到宣布結果歷時2年時間。有人認為,《流浪地球》的科幻故事是杞人憂天,而且耗費大量資源去探索遙不可及的宇宙是一種浪費。你認為,探索宇宙是否值得?你的想法是什么?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32.塑料微粒污染
                   2018年初,中國南極科考隊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塑料微粒”(指直徑小于5微米的微型塑料),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海洋中的塑料微粒主要有兩個來源:(1)人造塑料微珠,廣泛用于牙膏、洗面奶等洗滌劑。(2)大量塑料制品老化、降解產生。
                   這些塑料微粒能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傳遞。人們已經在許多貝類、魚蝦等海洋動物體內發現塑料微粒。最終,被丟掉的塑料回到人類的餐桌上。
            (1)在南極地區,塑料微粒傳遞的食物鏈是
             

            A.浮游植物→磷蝦→企鵝
            B.浮游植物→企鵝→磷蝦
            C.企鵝→磷蝦→浮游植物
            (2)為應對垃圾問題,國家鼓勵人們對垃圾進行分類,塑料瓶應該投入的垃圾桶是
             


            (3)塑料微粒會隨雨水沖刷,進入地下水。在如圖所示新型垃圾填埋場的結構中,能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是
             


            A.襯墊
            B.氣體排放管
            C.監測井
            (4)而對垃圾問題,除推廣對垃圾分類外,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減少塑料垃圾?(至少寫2點)

            組卷:6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