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創造了一種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桑基魚塘,如圖所示。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生態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和系統學與工程學原理等。
(2)該生態工程能將蠶沙、蔗葉、濾泥等變成魚類的餌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將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為甘蔗、桑樹的光合作用提供無機營養,這一過程不但實現了廢棄物的 資源化資源化,而且體現了 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的“循環經濟”原則。
(3)蠶沙是蠶食桑葉后排泄出來的糞便,蠶沙富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等營養物質,是上等的肥料,也是豬、魚、羊的理想飼料。某種魚專以蠶沙為食,假設某一時間段蠶從上一個營養級固定的能量為1.5×105 kJ,那么這部分能量最多有 00kJ被這種魚所同化。
(4)該生態系統向外輸出的物質主要有 蠶絲、魚、糖等蠶絲、魚、糖等。
(5)該生態系統與一般的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較,抵抗力抵抗力穩定性較低,所以需要人們不斷輸入物質與能量。
(6)桑基魚塘的生產方式與改造前的傳統耕作方式比較,主要的優點有 減輕水患、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等減輕水患、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等(至少答2點)。
【考點】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答案】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資源化;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0;蠶絲、魚、糖等;抵抗力;減輕水患、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近年來,許多農村和城市的郊區建立了人工生態園,不僅為人們節假日提供了觀光、休閑、度假場所,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園是生態工程的其中一種類型,建立人工生態園應遵循
(2)生態園內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如圖所示,能量單位為kJ?cm-2?a-1。從圖中可以看出,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
(3)人工生態園引用科學手段,根據物種的生活習性、種間關系、資源利用等方面對園區生態模式進行了合理規劃,如在農田中進行套作、建立立體農業生產方式等。從研究能量流動的角度出發,其意義在于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生物數量超過了環境的承載力后,就會破壞生態工程的哪一原理( )
A.協調與平衡原理 B.系統性原理 C.整體性原理 D.工程學原理 發布:2024/12/31 0:0:1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3.將糞便等作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以實現“無廢棄物農業”、污水凈化等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措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當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便可反復利用 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C.“無廢棄物農業”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但沒有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某種土壤小動物專以雞糞為食,則說明雞同化的能量中至少有10%流入該小動物種群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4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