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下面兩段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在20世紀中葉,麻雀因啄食農作物,曾被列為主要害鳥,是“剿滅”對象。據統計:從1958年3月到11月,僅8個月的時間,全國共捕殺麻雀19.6億只!結果引起某些地方發生嚴重的蟲災。
資料2:1860年之前,美國波士頓地區原來沒有麻雀,當時蟲害猖獗,農作物嚴重欠收。當地人專門從外地引進麻雀,才控制了害蟲,使人們免遭饑餓之苦。波士頓的人們為了紀念麻雀的功勞,特此建造了一座麻雀紀念碑,如圖所示。
(1)分析資料1和資料2可知:麻雀對人們來說,既有利又有弊,所以應注意控制麻雀的數量數量,建立生態平衡,使生態系統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2)請把下列食物鏈補充完整:農作物→害蟲害蟲→麻雀。
(3)麻雀的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它屬于恒溫恒溫(填“恒溫”或“變溫”)動物。
(4)下列動物中,與麻雀親緣關系最近的是CC(填序號)。
A.草魚
B.青蛙
C.野鴨
D.蝙蝠
(5)利用麻雀啄食害蟲,屬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與用殺蟲劑滅蟲相比較,其優點有不污染環境不污染環境。(講一點即可)。
【答案】數量;害蟲;恒溫;C;不污染環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狼,到了冬季,蛇要冬眠,狼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A.蛇個體太小,不耐凍 B.狼的身體外面有厚厚的皮毛 C.蛇是變溫動物,狼是恒溫動物 D.狼善于奔跑,體溫升高快 發布:2025/1/4 8:0:1組卷:2引用:3難度:0.7 -
2.蛇為變溫動物,也就是體溫隨著外界的溫度而改變,故推測其較不適合生活于何種生活環境( )
A.熱帶雨林 B.亞熱帶森林 C.溫帶草原 D.寒帶凍原 發布:2025/1/4 8:0:1組卷:32引用:41難度:0.7 -
3.2020年10月24日,國際淡水豚日暨“第二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宣傳活動在南京舉行,這次活動對深入貫徹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提高社會對長江旗艦物種--長江江豚認知及對長江環境的關注度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近年來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破壞了江豚的棲息環境,使其瀕臨滅絕。由于江豚處于食物鏈的頂端,最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如人為漁業活動、有毒物質的排放、航運等都可能導致江豚死亡。
長江江豚性情活潑,食物包括鰻魚、鱸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每年10月繁殖,每胎產1仔。雌豚有明顯的保護、喂養幼仔的行為。授乳時,雌豚和幼仔常出沒在水較淺、較緩的區域。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江豚屬于
(2)資料中提到的6種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3)江豚體表光滑,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其在水中生活,這體現了生物
(4)為了更好的保護長江江豚,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做?發布:2025/1/8 8:0:1組卷:18引用:2難度:0.6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