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屈原的《涉江》,完成各題。
涉江(節選)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兮驂白螭。
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C
A.詩人采用夸張的手法構造了一個虛構的境界,塑造了一個奇偉的形象,同時在寫景抒情上也達到了完美的和諧。
B.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濁”而“莫余知”的楚國的現實。
C.“重華”即古代的明君舜,該句表現了屈原“賢臣擇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襯出現實中楚懷王的昏庸。
D.“登昆侖兮食玉英”承接上文的披奇服、駕青虬、結重華、游瑤圃等,不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崇高的藝術形象,而且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
(2)詩人細致地描寫他的奇特服飾“帶長鋏”“冠切云”“被明月”“佩寶璐”,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14 8:0: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作答。
獨山梅花
王安石
獨山梅花何所似,半開半謝荊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①顏色空。【注】①上林,指上林苑,皇家園林,暗指朝廷。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出了梅花生長的環境和狀態,以“何所似”發問,意在強調獨山梅花的與眾不同。
B.即使處在寒日野風中,梅花仍是亭亭而立,雖然孤獨寂寞,卻依然花開艷麗,花香遍野。
C.尾聯寫梅花堅守自我,扎根獨山直至老去,而不愿意移栽到上林苑中和別的花木爭奇斗艷。
D.這首詩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半開半謝的獨山梅花喻人喻世,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寄托。
(2)本詩以梅喻人,請具體分析頷聯的意蘊。
(3)概括本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發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懷素①上人草書歌
[唐]戴叔倫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②盡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
始從破體③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忽為壯麗就枯澀④,龍蛇騰盤獸屹立。
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
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
人人細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注]①懷素:唐書法家,善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雖率意頰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元沈右語)。②古法:魏晉書法里的書寫格式及基本要求。③破體:多種書體并用于一件書法作品中的書法。④枯澀:書法術語,指勁健斷續的枯筆。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端四句,總評懷素書法,交代醉酒作書。懷素長于草書,他的書體符合基本規范又變化出新,瘦勁俊逸,灑脫自然。
B.“始從破體變風姿”“忽為壯麗就枯澀”二句,展現了懷素書寫的過程,突出其字體字形的變化多端、墨法的枯潤濃淡。
C.“一一花開春景遲”“龍蛇騰盤獸屹立”二句寫出了懷素書法的自然真趣、形神兼備,讓人聯想到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壯麗景象。
D.“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坐失聲看不及”二句,寫懷素行筆的快速流暢,似驟雨如疾馬,滿座的人都看得人迷忘記了說話。
(2)北宋米芾《海岳書評》評論懷素書法“如壯上拔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理解。發布:2025/1/3 9:0:2組卷:2引用:1難度:0.4 -
3.閱讀歸園田居(其一),完成各題。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1)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少無適俗韻(風韻)
B.性本愛丘山(本性、天性)
C.榆柳蔭后檐(遮蓋)
D.依依墟里煙(輕柔而緩慢地飄升)
(2)下面對詩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一去三十年”中“三十”是夸張的說法,陶淵明從開始做官到最終歸隱一共十三年。
B.“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是指家中空無一人,所以不會顯得臟亂,在這樣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閑。
C.“羈鳥”、“池魚”二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作者將這兩個詞自比,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情。
D.“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又是指順適本性、無所扭曲的生活。這兩句再次同開頭兩句相呼應,同時又是點題之筆,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
(3)對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中描繪的都是極為普通的田園生活情景,卻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回歸田園之后的愉快心情。
B.詩中用白描手法,簡練地勾畫景物,從而使詩人感情得到充分抒發,使詩富有畫意,生機盎然。
C.詩中描繪的畫面質樸、幽靜,表現出一種平和、淡遠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句的意境,充滿農村的生活氣息,帶有喧囂和煩躁之感。發布:2025/1/3 9:0:2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