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蝗災指蝗蟲聚集引起的自然災害,大量的蝗蟲使農作物遭到破壞,甚至發生饑荒。回答下列問題:
          (1)某蝗蟲種群攝入的能量流動情況如下表所示[單位:J/(hm2?a)]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7.50×108 7.20×108
          該種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4
          4
          %用于生長發育繁殖。
          (2)飛蝗具有兩種聚集行為上差距明顯的生態型,其中群居型總是尋求同類聚集而居,散居型則躲避同類。由此可知引發蝗災的是
          群居型
          群居型
          型飛蝗。研究發現,自然環境下當密度超過6只/m2后,散居型飛蝗會轉變為群居型飛蝗。為監測某地飛蝗的種群密度,可選擇
          樣方法
          樣方法
          法統計蟲卵的數目。對成蟲進行調查時,設置5種不同面積的抽樣環,將鐵環投出2-3m,觀察統計鐵環區域內飛蝗成蟲的數目,結果如下表所示。(籠罩值指用密閉的籠子捕捉某區域所有蝗蟲后逐個計數后計算的結果)
          日期 籠罩值 昆蟲平均密度(只/m2
          抽樣環面積(m2
          0.02 0.05 0.10 0.20 0.35
          6月25日 1.04 1.67 1.05 1.20 0.79 0.79
          7月25日 0.48 1.28 0.61 0.57 0.37 0.26
          8月15日 1.20 1.40 1.25 0.91 0.73 0.69
          8月30日 1.09 1.45 1.07 1.04 0.87 0.74
          5種不同抽樣環中與籠罩值相比誤差最小,統計結果可信度最高的是
          0.05
          0.05
          m2的抽樣環。
          (3)研究某種蝗蟲在罩籠試驗和模擬取食兩種方式下對牧草的損失量如圖2所示。據圖可知,罩籠試驗中,5只/m2蝗蟲使牧草
          增產
          增產
          (增產/減產);模擬取食實驗中,該蝗蟲的密度超過
          11
          11
          只/m2使牧草減產,這說明監測蝗蟲的
          種群密度
          種群密度
          在“蝗災”的預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4;群居型;樣方法;0.05;增產;11;種群密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以下有關調查某塊農田里小薊草(別稱刺兒菜,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進行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時,宜采用的做法是(  )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5引用:3難度:0.9
          • 3.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48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0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5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

            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