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25小題,2分/題,共50分)
-
1.如圖是生長素發現過程中的部分實驗示意圖,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一證明了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實驗二證明了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C.實驗三證明了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生長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D.實驗四證明了導致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影響”是某種化學物質 組卷:61引用:3難度:0.7 -
2.下列關于“引來繁花綴滿枝,瓜熟蒂落也有時”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這一現象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B.適當噴灑2,4-D能延長“繁花綴滿枝”的時間 C.乙烯和脫落酸協同調節了“瓜熟蒂落”的過程 D.環境因子只能通過激素來影響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 組卷:112引用:26難度:0.7 -
3.西瓜膨大劑是人工合成的一種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應用廣泛。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西瓜膨大劑是一種植物激素,從其功能推斷,它應該屬于生長素的一種 B.過量使用西瓜膨大劑,其殘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發育過快 C.將生長素類調節劑涂在二倍體西瓜未受精的柱頭或子房上,可能得到無子西瓜 D.高濃度的生長素能夠促進乙烯的產生,從而促進子房壁發育為成熟的果實 組卷:20引用:8難度:0.7 -
4.植物生命活動除了直接受化學物質的調節之外,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原產于熱帶地區的玉米適應短日照條件,在從熱帶地區引種至溫帶地區時,可能出現不適應的現象 B.冬小麥的正常開花離不開春化作用,實驗室夏季種植冬小麥時,可合理使用冷庫,調節冬小麥的開花 C.環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對植物的影響是相互獨立的,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D.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調節植物體內有關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組卷:30引用:9難度:0.7 -
5.科學家為研究影響萵苣種子萌發的因素(每組實驗中萵苣種子數量均為100粒),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有關本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實驗組 處理方法 一周內萌發種子數(粒) 一 黑暗處理 20 二 暗室中,以適宜強度紅光處理 98 三 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處理 97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種子萌發率 B.萵苣種子萌發過程中需要紅光提供能量 C.紅光處理可能促進種子細胞內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營養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6.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長素類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丙是通過傳遞信息,改變細胞的代謝而發揮效能的 B.乙、丙激素之間具有協同作用,它們促進植物生長并不都具有二重性 C.NAA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 D.乙、丙的極性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和消耗能量 組卷:65引用:2難度:0.6 -
7.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調查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時,可以采用逐個計數的方法 B.蔓生或叢生的單子葉草本植物常用樣方法進行計數 C.調查活動能力較強、活動范圍較大的種群時,常用標志重捕法 D.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要注意選擇適宜的樣方面積及隨機取樣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8.圖表示種群的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為遷入率和遷出率 B.丁為年齡組成,包括增長型和衰退型兩種類型 C.調查作物植株上蚜蟲的種群密度常采用標志重捕法 D.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 組卷:87引用:19難度:0.9 -
9.下列非生物因素與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草原上牧草的量會影響奶牛的K值 B.小麥種子的萌發數量受到溫度、水分等的影響 C.氣溫和干旱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 D.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甚至成為決定性因素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4題,共50分)
-
28.在不考慮物質輸入和輸出的情況下,某同學構建了一般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如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和C分別代表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2)太陽能被A通過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9.蝗災指蝗蟲聚集引起的自然災害,大量的蝗蟲使農作物遭到破壞,甚至發生饑荒。回答下列問題:
(1)某蝗蟲種群攝入的能量流動情況如下表所示[單位:J/(hm2?a)]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7.50×108 7.20×108
(2)飛蝗具有兩種聚集行為上差距明顯的生態型,其中群居型總是尋求同類聚集而居,散居型則躲避同類。由此可知引發蝗災的是日期 籠罩值 昆蟲平均密度(只/m2) 抽樣環面積(m2) 0.02 0.05 0.10 0.20 0.35 6月25日 1.04 1.67 1.05 1.20 0.79 0.79 7月25日 0.48 1.28 0.61 0.57 0.37 0.26 8月15日 1.20 1.40 1.25 0.91 0.73 0.69 8月30日 1.09 1.45 1.07 1.04 0.87 0.74
(3)研究某種蝗蟲在罩籠試驗和模擬取食兩種方式下對牧草的損失量如圖2所示。據圖可知,罩籠試驗中,5只/m2蝗蟲使牧草組卷:3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