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社會,遵守規則
材料一:2021年夏,河南遭遇水災,7月23日下午,來自合肥的5名志愿者張立新、孫瓊等人出發前往災區。他們表示:“只要為災區人民出一份力,多挽救一個生命,我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幸福的。”
(1)請運用“在社會中成長”的知識,評析材料中志愿者的行為。
(2)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知識說說怎樣培養材料一中的這種行為?
材料二:8月3日,南京64歲老太毛某寧因為擅自離開封控地,造成疫情外溢被刑拘,警方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對她立案偵查。央視評論表示,任性的是一個人,承擔后果的卻是一座城;你對社會不負責任,法律就要叫你負責任。
(3)請運用“自由與規則的關系”的知識,勸導疫情期間不能遵守規定的市民。
【答案】(1)親社會行為。志愿者的行為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社會和他人的接納與認可。
(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遵守規則共創美好生活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國民的素質,道德和文明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詞語,它體現在我們點滴的具體言行中。某校八年級志愿者對某社區居民進行了一次公共場所人們不良行為的調查活動,下面是調查結果。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行為 亂扔垃圾 踐踏花草 闖紅燈 其他 比例 35% 26% 40% 12%
(2)遵守規則,嚴格守紀,是中學生必不可少的品質。該校擬向全校同學發出“與規則同行”的倡議,請你寫出倡議要點。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18引用:3難度:0.4 -
2.《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所稱的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懲戒規則的頒布實施( )
①目的就是為了杜絕中小學生違反校紀
②劃定了中小學生自由的邊界
③試行說明規則不符合個人要求時可以修改
④有利于維護校園秩序,促進學生自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30引用:2難度:0.6 -
3.
漫畫《自由與規則》中打手機的這位男士( )
①沒有認識到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②認為自由是隨心所欲,不受約束的
③否定了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沒有意識到自由和規則是對立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33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