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家對鹽城市某海岸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綜合整治之前,該地區工業園區密布,入海排污口數量多,有機和無機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區域水質惡化。如圖1是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A~G表示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圖2是對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注:圖中數字為能量值,單位J/(cm2?a))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過程①~⑧中,碳以CO2形式進行傳遞的有①②和 ⑥⑥(填寫數字序號),構成該生態系統營養結構的生物類群除E、F、G外,還有 ACAC(填寫字母)。圖1中還必需有的箭頭是 G→BG→B(用圖中字母和“→”作答)。
(2)為持續獲得某種植食性魚類的最大經濟效益,經合理捕撈后,種群數量約為 K2K2,此時該魚類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是 增長型增長型
(3)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圖2中肉食性動物對應于圖1中的字母是 FF和G。
(4)據圖2分析,植食性動物固定的能量是 1.96×1051.96×105J/(cm2?a),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 12%12%(請保留整數)。植食性動物固定的能量除了圖中所示能量去路之外,還有通過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和未被利用等去路。
(5)綜合整治之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除了圖中所示以外,還應該包括流入該區域的污水 有機物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當排入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污染物不多時,不會導致生態系統被破壞,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 自我調節自我調節能力。
(6)為了減少人類活動對該濕地群落的影響,綜合整治時,主管部門將某些區域劃定為野生動物禁獵區,這種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屬于 就地就地保護。
K
2
K
2
【答案】⑥;AC;G→B;;增長型;F;1.96×105;12%;呼吸作用;有機物;自我調節;就地
K
2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0 8:0:9組卷:13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在我國西北半干旱地區,豆科植物檸條常被用來進行人工固沙。在某沙化地區合理種植檸條之后,群落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并趨于穩定,增加了多種耐旱植物如地錦、胡枝子等,還出現了植食性昆蟲蝗蟲、螻蛄,肉食性昆蟲園蛛、蜈蚣等。在檸條根系周圍的土壤中,還生活著難以計數的微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工固沙后該沙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結構會變得更加復雜 B.消滅蝗蟲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C.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是生態系統的必需成分 D.檸條根、蜈蚣可作為中藥材使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發布:2024/12/20 12:0:2組卷:7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太陽光來源于地球以外,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B.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 C.病毒要依賴活細胞才能繁殖,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D.蚯蚓是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 發布:2024/12/26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