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布:2024/8/14 9: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滿分30.0分。1-20題每題1.5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1-30題每題2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要求,全部選對得兩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零分。
-
1.傳說杜康的兒子杜杼在一次釀酒時發酵過頭,等到第21d開缸時發現酒液變酸卻香氣撲鼻,酸甜可口。于是杜杼把“廿一日”加“酉”湊成“醋”字,這就是杜杼造醋的故事。下列有關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葡萄果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和醋酸菌,葡萄酒制好后直接通入無菌空氣即可制醋 B.釀酒時糖未耗盡,酵母菌發酵也會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 C.杜杼釀酒反成醋可能是因發酵裝置密封不嚴導致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引起 D.醋酸菌在O2和糖源匱乏時,可直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轉化為乙酸 組卷:65引用:4難度:0.5 -
2.某科研機構欲研究被石油污染過的土壤中細菌的數量,并從中篩選出能分解石油的細菌。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利用平板劃線法對細菌進行計數和分離 B.以石油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篩選 C.土壤樣品在使用前應充分滅菌 D.稱取和稀釋土壤樣品時不必在酒精燈火焰旁 組卷:14引用:4難度:0.7 -
3.草莓是無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傳播給后代。如圖是育種工作者選育高品質草莓的流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方法一選甲作為組織培養材料的原因是該部位細胞的分裂能力強 B.B過程常采用顯微注射法將SMYELV-CP導入草莓細胞 C.A、B、C過程都屬于細胞工程的操作,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D.判斷兩種選育方法的效果時,只有方法二需要通過病毒接種實驗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2019年1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術,獲得一只生物節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獼猴甲,并通過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5只生物節律紊亂的克隆獼猴,用于研究生物節律機制,技術流程如圖所示(①②表示操作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技術得到的敲除BMAL1基因的克隆獼猴的遺傳物質與獼猴甲基本相同 B.①是利用顯微操作技術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將采集的卵母細胞培養至MⅡ時期 C.②可以通過電融合法使兩細胞融合,形成重構胚 D.代孕猴應提前做好同期發情處理,以避免對移植胚胎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5.如圖為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用于治療糖尿病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干細胞存在于多種組織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等 B.iPS細胞分化成胰島細胞的過程中,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種類都發生了變化 C.除圖中的成纖維細胞,已分化的T細胞和B細胞等也能被誘導為iPS細胞 D.將分化得到的胰島細胞移植回病人體內治療,理論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應 組卷:8引用:5難度:0.6 -
6.基因敲除是指利用相應技術手段使特定基因喪失功能。制備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將編輯過的敲除基因轉入小鼠胚胎干細胞,移植至正常小鼠的早期胚胎中,再植入代孕母鼠子宮。出生的F1小鼠發育成熟后互相交配,鑒定F2代小鼠的基因型,篩選得到純合的基因敲除小鼠。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F1代小鼠體細胞中均含有敲除基因 B.進行胚胎移植前,要對受體進行免疫檢查,以防止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C.可選取桑椹胚或囊胚時期的胚胎進行有效分割以獲得更多子代個體 D.利用細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關技術即可制備基因敲除小鼠 組卷:72引用:2難度:0.2 -
7.T4溶菌酶在溫度較高時易失去活性。研究人員通過蛋白質工程對T4溶菌酶第3位上的異亮氨酸改成半胱氨酸,該處半胱氨酸可與第97位半胱氨酸之間形成一個二硫鍵,獲得了熱穩定性高的T4溶菌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工程與中心法則的流程方向一致,即DNA→mRNA→蛋白質 B.不能利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對該酶進行檢測 C.蛋白質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區別是操作對象的差異 D.上述改造過程會使基因發生定向改變,產生一種全新的基因 組卷:32引用:2難度:0.6 -
8.在PCR擴增儀中完成DNA分子的擴增后,常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來鑒定PCR產物。實驗人員用EcoRⅠ和SmaⅠ兩種限制酶處理某DNA分子,得到如圖所示的電泳圖譜,其中1號是標準DNA樣品,2號、3號、4號分別是EcoRⅠ單獨處理、SmaⅠ單獨處理、兩種酶共同處理后的電泳結果。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DNA分子可能含1000個堿基對 B.EcoRⅠ和SmaⅠ兩種限制酶切割位點不同 C.每次PCR擴增DNA分子時均需要引物 D.EcoRⅠ和SmaⅠ的切割位點最短相距約800bp 組卷:21引用:3難度:0.7 -
9.通過設計引物,運用PCR技術可以實現目的基因的定點誘變。下圖為基因工程中獲取突變基因的過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個堿基T不能與目的基因片段配對,但不影響引物與模板鏈的整體配對,反應體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別設計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識別位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PCR反應體系中還需要加入4種游離脫氧核糖核苷酸、ATP、TaqDNA聚合酶等 B.第3輪PCR結束后,含突變堿基對且兩條鏈等長的DNA占 14C.引物中設計兩種限制酶識別位點有利于D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 D.第2輪PCR,引物2能與圖中模板結合并且形成兩條鏈等長的突變基因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關于生物安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消除生物武器威脅、防止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擴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B.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都涉及細胞核移植技術,中國政府不接受任何克隆實驗 C.只要有證據表明某種轉基因產品有害,就應該全面禁止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D.設計試管嬰兒與試管嬰兒技術技術流程基本相同,都需要進行特定基因的檢測 組卷:59引用:7難度:0.7 -
11.如圖為一富營養化河流生態修復工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曝氣可增加厭氧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質增加了微生物附著的表面積,提高了凈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體氮、磷的能力,可減少富營養化 D.增加水體透明度,恢復水草生長是該修復工程的目標之一 組卷:55引用:19難度:0.7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5道小題,滿分50分)
-
34.生態學家對鹽城市某海岸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綜合整治之前,該地區工業園區密布,入海排污口數量多,有機和無機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區域水質惡化。如圖1是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A~G表示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圖2是對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注:圖中數字為能量值,單位J/(cm2?a))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過程①~⑧中,碳以CO2形式進行傳遞的有①②和
(2)為持續獲得某種植食性魚類的最大經濟效益,經合理捕撈后,種群數量約為
(3)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圖2中肉食性動物對應于圖1中的字母是
(4)據圖2分析,植食性動物固定的能量是
(5)綜合整治之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除了圖中所示以外,還應該包括流入該區域的污水
(6)為了減少人類活動對該濕地群落的影響,綜合整治時,主管部門將某些區域劃定為野生動物禁獵區,這種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屬于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35.蛋白水解酶分內切酶和外切酶2種,外切酶專門作用于肽鏈末端的肽鍵,內切酶則作用于肽鏈內部特定區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兩側的肽鍵,蛋白酶2作用于賴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鍵,某四十九肽經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況如圖
(1)若蛋白外切酶處理該多肽,則會得到
(2)短肽A、B、C中的氧原子總數比四十九肽中的氧原子數少
(3)該四十九肽第
(4)若通過酶切等方法確定某多肽由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三種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稱取此多肽415g,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505g,已知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100,每摩爾多肽含有S元素51mol.則一分子此多肽由組卷:15引用:4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