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最近網絡上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討論很熱烈,對其褒貶不一;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了大量資料后收集到的主要信息如下:①國家有多部法律法規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②《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批準可以使用的部分食品添加劑整理如下:
添加劑類別 | 主要作用 | 常見的添加劑 |
著色劑 | 賦于食品誘人的面色 | 胡蘿卜素、亮藍、檸檬黃等 |
防腐劑 | 防止食品變質,延長保質期 | 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 |
增味劑(酸化劑、甜味劑等) | 改善食品的口味 | 檸檬酸,乳酸、甜蜜素等 |
膨松劑 | 使食品松軟酥脆、口感更好 | 碳酸氫鈉、碳酸氫銨等 |
B
B
。A.國家批準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能優化食品品質
B.應該嚴禁使用一切食品添加劑
C.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不能超過法規標準用量,否則有安全風險
D.不加防腐劑帶來的食品腐敗問題遠比防腐劑本身的害處大
Ⅱ.碳酸氫銨可以用做化肥,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碳酸氫銨居然可以放進食品中最感興趣,于是開展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高純度食品級碳酸氫銨是膨松劑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②氨氣是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700體積氨氣,其水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③碳酸氫鈉
加熱
【初步思考與結論】
(2)油炸食品在加工時,食材中添加的碳酸氫銨發生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NH4HCO3NH3+CO2+H2O
△
NH4HCO3NH3+CO2+H2O
,產生的氣體使食品膨脹松軟且可以迅速離開食品,沒有殘留。△
(3)碳酸氫銨為何一般適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適用于水蒸食品?食品如果水蒸,則生成物
氨水
氨水
(填物質名稱)由于具有 堿
堿
的性質從而殘留在食物中影響食物的口味。【繼續探究】常用的食品膨松劑主要有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確定超市某品牌膨松劑的成分,實驗如下
【進行實驗】
步驟一:如圖連接好裝置,關閉鐵夾1,打開鐵夾2,堵住右端漏斗口,左端橡皮塞處連接一注射器,內裝有30mL空氣,向里推注射器活塞至20mL刻度處,松開手,若
注射器活塞回到30mL刻度處
注射器活塞回到30mL刻度處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步驟二:在玻璃管中加入該膨松劑,燒杯及球形干燥管中裝入相應藥品。點燃酒精燈。

步驟三:關閉鐵來2,打開鐵夾1,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小娟得出結論:該膨松劑中含碳酸氫鈉
步驟四:打開鐵夾2,關閉鐵夾1,觀察到的現象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小璐得出結論:該膨松劑中含 碳酸氫銨
碳酸氫銨
。【討論和結論】
(4)該小組同學討論后,一致同意
小璐
小璐
(小娟/小璐)的觀點正確,另一同學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也會生成二氧化碳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也會生成二氧化碳
。(5)若想最終確定該膨松劑的成分,小潔提出打開鐵夾1,關閉鐵夾2,繼續充分加熱,若觀察至到
燒杯中無氣泡冒出后玻璃管內仍有固體
燒杯中無氣泡冒出后玻璃管內仍有固體
,則該膨松劑為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銨的混合物。【答案】B;NH4HCO3NH3+CO2+H2O;氨水;堿;注射器活塞回到30mL刻度處;CO2+Ca(OH)2→CaCO3+H2O;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碳酸氫銨;小璐;碳酸氫銨受熱分解也會生成二氧化碳;燒杯中無氣泡冒出后玻璃管內仍有固體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家庭廚房就是一個充盈的化學小世界,“柴米油鹽醬醋糖”中包含著許多化學內容.
(1)米、面的主要成分都是由
(2)水瓶內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用
(3)白糖與紅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4)市場上銷售的香腸、鹽水鴨、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裝,其目的是防止食品
(5)味精是烹制菜肴時常用的調味品,小明研究某品牌味精包裝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后,想測定此味精中氯化鈉的含量.
[查閱資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鈉的存在不影響NaCl性質.
[實驗過程]
①稱取該味精樣品10.0g,并溶于蒸餾水
②加入過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
③用蒸餾水反復洗滌沉淀多次
④將沉淀烘干、稱量,測得固體質量為5.74g
根據上述實驗步驟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①過濾操作所需要的儀器除燒杯、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②試通過計算確定此樣品中NaCl質量分數與其包裝上標注的含量是否相符.發布:2025/1/6 8:0:1組卷:68引用:2難度:0.5 -
2.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市售某品牌“鈣片”的補鈣原理、成分以及功效展開了項目化學習的探究。
【查閱資料】
(1)該補鈣劑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鈣、維生素D3、硫酸鋅、水果香料等。
(2)維生素D3、水果香料都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維生素D3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項目一:探究“鈣片”補鈣原理。
【分析交流】
“鈣片”中鈣以碳酸鈣形式存在,“鈣片”進入胃首先要通過人體胃酸對其進行溶解后方可被吸收。
【進行實驗】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取適量“鈣片”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 化學方程式
項目二:探究“鈣片”中是否含有硫酸鋅。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另取少量“鈣片”粉末于試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取適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 “鈣片”中含有硫酸鋅。
【交流討論】
該補鈣劑適用于中老年人治療因缺鈣導致發布:2025/1/3 16:0:5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3.酸、堿、鹽種類繁多,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系密切。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造紙業會產生大量含NaOH的堿性廢水,需經處理至中性排放。
①寫出NaOH的俗稱:
②若某造紙廠廢水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1.6%,現有廢硫酸9.8t(H2SO4的質量分數為10%)。可以處理的廢水質量為
(2)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兩個實驗。完成A、B兩個實驗后,同學們將實驗后的廢液傾倒入一個廢液缸中,發現廢液呈紅色,小組同學對廢液成分展開了如下探究。(該題實驗過程中所用溶液濃度較低;氯化鈣溶液和氯化鋇溶液顯中性;實驗中如涉及硫酸鈣、氫氧化鈣等微溶物,均可看做可溶物)
【交流討論】小組同學經討論分析后一致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有氯化鈉和
【提出猜想】廢液中還含有的物質: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
【實驗驗證】
甲同學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通過觀察現象,得出了正確結論。若猜想二正確,甲同學觀察到的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交流與反思】乙同學認為,將甲同學實驗中的氯化鈣溶液換成氯化鋇溶液,也能得出正確結論。你認為乙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你的理由:發布:2025/1/3 8:0:1組卷:9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