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
(1)北斗三號衛星上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更高穩定度、更小漂移率的新型高精度銣原子鐘,該時鐘每三千年誤差不到一秒。銣和鈉的相關信息如圖。

銣的化學性質與鈉的化學性質相似,判斷依據是 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1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1。
(2)“嫦娥四號”在月球土壤中發現了豐富的He-3,圖為He-3發生的一種核聚變示意圖。

①②③④⑤中共有 22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是 ③③(填序號)。
(3)科學家發現一種只有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子”,也有人稱之為“零號元素”。它與天體中的中子星構成類似。有關該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CDACD。
A.不顯電性
B.失去一個中子后顯+1價
C.質量相當于一個氦(He)原子的質量
D.在現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4)NaHSO4在水中解離出Na+、H+和SO2-4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在溶液中滴加 Ba(OH)2Ba(OH)2(寫化學式)溶液既能降低該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5)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MnO2 2H2O+O2↑2H2O2 MnO2 2H2O+O2↑。
(6)如圖,硫化氫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S+3O2 點燃 2SO2+2H2O2H2S+3O2 點燃 2SO2+2H2O。

S
O
2
-
4
M
n
O
2
M
n
O
2
點燃
點燃
【答案】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1;2;③;ACD;Ba(OH)2;2H2O2 2H2O+O2↑;2H2S+3O2 2SO2+2H2O
M
n
O
2
點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8:0:9組卷:26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模型認知是化學研究的重要科學方法。如圖是工業制取硝酸第一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B.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17:40 C.反應前后金屬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D.丙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發布:2024/12/25 15:30:1組卷:255引用:17難度:0.6 -
2.如圖是氫氣和氯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能助燃的物質不僅只有氧氣,氯氣也可以支持氫氣的燃燒 B.在這個化學變化中,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C.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D.氯氣直接由原子構成 發布:2024/12/25 15:0:2組卷:9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是利用兩種無機物制得有機物甲醇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丁都屬于氧化物 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C.每個甲醇分子中含有4個氫原子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2:1 發布:2024/12/25 15:0:2組卷:92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