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學校以“對稱?雅致”為主題布置校園文化區,請你參與。

          校園文化區示意圖(1)同學們要裝飾通達館的四道雙開門(見圖)。依據整體規劃和門上小篆形體特點判斷,以下哪個選項中的篆體漢字最適合印在第④道門上?
          A
          A


          A.(樂)
          B.(常)
          C.(愿)
          D.(心)
          (2)借助資料夾,從以下選項中選擇語音、語義及結構均對稱的成語刻在文化石上。
          D
          D

          資料夾
          *語音對稱:表現為聲律(平仄均衡)或韻律方面的對稱形態。
          *語義對稱:前后兩部分表現為相同或相對意義的組合。
          *結構對稱:前后兩部分語法結構和相對應的詞(字)詞性相同。
          (提煉自《漢語成語的審美特性》)
          A.自強不息(仄平仄仄)
          B.日新月異(仄平仄仄)
          C.巧奪天工(仄仄平平)
          D.繼往開來(仄仄平平)
          (3)“三顧書吧”向全校同學征集一副楹聯,請你完成任務。
          【梳理】補全詩句。
          ①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劉楨《贈從弟》)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病樹前頭萬木春
          。(白居易《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補充】回顧已學,再補充兩句對稱的詩文。
          【定稿】以上哪兩句連續的詩文最適合做“三顧書吧”的楹聯?簡述理由。
          (4)梅園布置“聽鈴品梅”活動,同學們將關于梅花的詩詞謄抄在風鈴上供大家賞讀。以下這首詞引起大家關注,請你參與交流。
          菩薩蠻?回文
          (宋)蘇軾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
          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倒回去讀→ 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
          (選自《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注釋]①蘇軾貶居黃州后所作,贈給好友趙晦之。回文,因回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②老人:老人星,又叫壽星,暗指時光流逝很快。③殘枝:殘敗的梅花樹枝,這里代指余年。
          小鹿:這首詞中對稱的詩句是簡單重復還是別有意蘊呢?我們任選兩句對稱的詩來賞析一下吧。
          我:①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的意思是: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下句補充說明了不僅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而且江南山嶺處處花開。因此,運用回環反復的寫作方法,有力地表現了江南山嶺處處紅梅花開的美好景象。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的意思是: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下句補充說明了不僅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而且江南山嶺處處花開。因此,運用回環反復的寫作方法,有力地表現了江南山嶺處處紅梅花開的美好景象。

          小鹿:哦,原來下句補充發展了上句,真的妙極了!不過,這首詞感情基調憂郁低沉,不像是蘇軾的詞風。
          我:你知道嗎,回文詩詞可以順讀也可以倒讀!我們從最后一個字倒回去讀,能夠更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你看,②
          倒回去讀就不同了:首先抒寫傷別惜時、慨嘆時光流逝的愁緒,再通過描寫紅梅盛開的江南美景,抒發惜春、愛春、贊春的積極樂觀情懷。
          倒回去讀就不同了:首先抒寫傷別惜時、慨嘆時光流逝的愁緒,再通過描寫紅梅盛開的江南美景,抒發惜春、愛春、贊春的積極樂觀情懷。

          小鹿:你結合了詞的內容倒回去品讀,讓我看到了蘇軾熟悉的模樣。
          (5)長廊入口處要設置游覽引導牌。請根據示意圖,聯系以上內容,撰寫校園文化區簡介。
          要求:①抓住文化區特征,條理清晰;②正確書寫漢字,準確使用標點,規范運用語言;③120字左右。

          【答案】A;D;鳥鳴山更幽;亭亭山上松;病樹前頭萬木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非淡泊無以明志;“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的意思是: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淺紅色小朵梅花開放在江南山嶺上,下句補充說明了不僅山南的江水淺處紅梅開出小花,而且江南山嶺處處花開。因此,運用回環反復的寫作方法,有力地表現了江南山嶺處處紅梅花開的美好景象。;倒回去讀就不同了:首先抒寫傷別惜時、慨嘆時光流逝的愁緒,再通過描寫紅梅盛開的江南美景,抒發惜春、愛春、贊春的積極樂觀情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1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學校組織開展一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主題宣傳活動,你和同學們參與其中。
            (1)上網瀏覽相關資料時,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廠粗大的水管,排出帶泡沫的廢水;輪船上的人們談笑風生,食品包裝順著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園里散步的人們經過池塘邊,總有一口痰、幾塊土落進水里;夏天,孩子們拿著水槍,奔跑著,追逐著,鬧得渾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讀完以上材料,請你撰寫宣傳標語。
            (2)下面是小組成員寫的采訪提綱,請你從“提問技巧”的角度對采訪問題做出評析。
            采訪提綱
            采訪對象 王浩:我國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采訪目的 了解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情況
            采訪方式 訪談、錄像拍攝
            采訪問題 問題1:王老師,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權威專家,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地下水的現狀嗎?
            問題2:王老師,您剛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過高,那水中的魚、蝦之類的您會吃嗎?

            發布:2024/12/30 12:30:6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2.綜合性學習。
                  在央視播出的首期《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四川的無臂小伙彭超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雙臂,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學會了用腳穿衣、寫字、上網等。自初中起,彭超就開始喜歡讀古詩詞,不如意時讀讀詩,用寫逆境的詩篇來鼓勵自己。彭超最喜歡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詩格外豪邁,這種豪邁能帶給人力量”。彭超表示,未來的人生,需要“詩意的生活”,要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2)假如你在演講稿中要運用上面的材料,那么這則材料不能證明的觀點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見利而進
            C.須堅忍剛毅
            D.須不屈不撓

            發布:2025/1/2 1:30:3組卷:9引用:2難度:0.7
          • 3.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宣教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及其監護人交通安全意識。
                  材料三 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圖標。(見圖)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的內容。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請為你的班級的“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班會設計一個活動。請寫出活動名稱。
            (3)仔細觀察材料三圖標,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圖標內容。

            發布:2025/1/2 23:0:3組卷: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