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正確認識、合理利用空氣具有意義。
          (1)下列較早通過實驗研究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A
          A

          A.拉瓦錫
          B.居里夫人
          C.門捷列夫
          D.諾貝爾
          (2)如圖是科學家經過精確實驗得出的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分數計算),其中“a”的數值是
          78%
          78%


          (3)在低溫、加壓條件下,將空氣液化,然后將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使沸點
          (填“低”或“高”)的氮氣先蒸發,剩余液態氧儲存于鋼瓶中。該方法常用于工業制取氧氣。
          (4)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再探究
          【提出問題】能否通過木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探究】同學們用圖1裝置進行探究,傳感器分別測得氣體濃度變化如圖2所示。

          依據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中試劑X主要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②通過探究得出結論:不能利用木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理由是:
          木炭不能完全消耗氧氣
          木炭不能完全消耗氧氣

          【答案】A;78%;低;吸收二氧化碳;木炭不能完全消耗氧氣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0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其中B是指(  )

            發布:2024/11/12 0:0:1組卷:218引用:3難度:0.9
          • 2.如圖是空氣成分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發布:2024/9/1 5:0:10組卷:59引用:1難度:0.8
          • 3.氧氣是參與“氧循環”的重要物質。

            (1)圖甲為空氣成分示意圖,物質A的化學式為
             

            (2)寫出圖乙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3)利用圖乙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得實驗過程中容器內氣體壓強和溫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丙所示。請結合該實驗過程的實際操作和原理,分析DE段氣體壓強變化的原因:
             

            (4)圖乙實驗后集氣瓶中氣體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發布:2024/9/3 11:0:11組卷:3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