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胥江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10 4: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0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做法違背“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理念的是(  )

            組卷:137引用:7難度:0.7
          • 2.蘇州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79引用:11難度:0.8
          • 3.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組卷:232引用:90難度:0.9
          • 4.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高精準度的銣原子鐘,如圖為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73引用:29難度:0.6
          • 5.圖中“”和“”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組卷:37引用:30難度:0.9
          • 6.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220引用:8難度:0.7
          • 7.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緊密相關。下列元素缺少或攝入量過大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的是(  )

            組卷:251引用:5難度:0.7
          • 8.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太空艙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劑將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已知NiFe2O4中Fe為+3價,則Ni的化合價為(  )

            組卷:312引用:20難度:0.6
          • 9.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60分)

          • 26.水是生命之源,是“永遠值得探究的物質”,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用鋅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氣”。“可燃空氣”在純氧中燃燒只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個結合物而不是簡單元素”。他所說的“可燃空氣”成分是
             
            。(填化學式)
            (2)1785年,拉瓦錫將水蒸氣通過紅熱的鐵制槍管將水轉化為氫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實驗示意圖如圖1所示。
            ①上述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②該實驗
             
            (填“能”或“否”)說明水的元素組成。

            (3)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通過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后人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某同學在水電解器中加入稀硫酸鈉溶液,至充滿管A和管B(硫酸鈉溶液不參與反應)。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鈉可增強水的導電性
            b.電解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c.電極N與電源負極相連
            (4)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圖3,請回答:

            ①我國有關部門規定,經上述流程凈化后入用戶的飲用水含鐵<0.3mg?L-1,含銅<1.0mg?L-1,……其中的鐵、銅指的是
             
            。(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
            ②根據自來水廠凈水遷移示意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填字母)。
            A.步驟①②可除去難溶性雜質
            B.X試劑常用的是明礬
            C.步驟④為加入藥品消毒
            D.凈化后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③硬水會給生產、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27.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正確認識、合理利用空氣具有意義。
            (1)下列較早通過實驗研究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A.拉瓦錫
            B.居里夫人
            C.門捷列夫
            D.諾貝爾
            (2)如圖是科學家經過精確實驗得出的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分數計算),其中“a”的數值是
             


            (3)在低溫、加壓條件下,將空氣液化,然后將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使沸點
             
            (填“低”或“高”)的氮氣先蒸發,剩余液態氧儲存于鋼瓶中。該方法常用于工業制取氧氣。
            (4)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再探究
            【提出問題】能否通過木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探究】同學們用圖1裝置進行探究,傳感器分別測得氣體濃度變化如圖2所示。

            依據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中試劑X主要作用是
             

            ②通過探究得出結論:不能利用木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理由是:
             

            組卷:30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