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近海發(fā)生9.0級強烈地震,從而引發(fā)核泄漏危機。核事故時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為避免核輻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體甲狀腺中碘達到飽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請回答:
假設所處的環(huán)境已受污染,通過服用加碘食鹽(注:加碘食鹽中的碘為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輻射的目的呢?
配料表:氯化鈉、碘酸鉀(KIO3) 凈含量:500g 碘含量(以Ⅰ計):20—50mg/Kg |
【問題分析】“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
元素
元素
(選填“元素”、“分子”或“原子”)﹔成人每天食用的食鹽中KIO3的含量至少是 0.2
0.2
毫克。【結論】日常服用加碘食鹽能起到避免核輻射目的嗎?原因是
不能,每天食用食鹽約為6g,遠小于2kg,人體甲狀腺中碘未達到飽和
不能,每天食用食鹽約為6g,遠小于2kg,人體甲狀腺中碘未達到飽和
。【考點】實驗數據處理或者誤差分析.
【答案】元素;0.2;不能,每天食用食鹽約為6g,遠小于2kg,人體甲狀腺中碘未達到飽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為了研究螞蟻對金合歡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結果。請據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狀況 ①號沒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 ②號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 10個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長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該實驗的變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 B.該實驗的對照組是②號,實驗組是①號 C.螞蟻以金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對其生長有害 D.實驗表明,螞蟻“侵食”金合歡,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進幼苗的生長 發(fā)布:2024/12/16 5:0:1組卷:48引用:8難度:0.5 -
2.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測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體的長度。在15℃時測得的長度為l1,在30℃時測得的長度為l2.如果兩次的測量方法都正確,且l1>l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種材料膨脹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脹程度大 B.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種材料的長度均是1m,則在降低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 C.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種材料的長度均是1m,則在升高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 D.以上三種情況都不對 發(fā)布:2024/12/28 13:30:2組卷:87引用:7難度:0.5 -
3.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誤差是由于測量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B.無論測量儀器如何精密,誤差只能減小,但不能消滅 C.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消滅誤差 D.誤差是錯誤測量值與正確測量值之間的差異 發(fā)布:2024/12/13 22:30:1組卷:24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