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保俶塔實驗學校八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 1.模型方法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仔細觀察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

            組卷:62引用:14難度:0.9
          • 2.如圖所示是條形磁體的磁場分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3.銥-192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有嚴重輻射傷害。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銥元素的有關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 4.對于Fe、Fe2+、Fe3+三種粒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質子數相等
            ④質量幾乎相等

            組卷:128引用:1難度:0.5
          • 5.在科學研究時,科學家往往可以根據現象推理相應的結論,為科學的發展打下基礎。下列幾種現象對應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現象 結論

            A
            用 α 射線轟擊金箔,發現大部
            分沒有改變方向
            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質量

            B
            用磁體的 S 極來回摩擦鐵棒,
            會使鐵棒變成一個新的磁體
            磁體都存在南北極

            C
            磁體靠近燈泡的時候發現燈絲
            輕輕搖動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D 白熾燈開久了會溫度升高 電磁感應現象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6.為判斷鐵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根據實驗現象能確定鐵棒具有磁性的是(  )
            ①將懸掛的鐵棒多次轉動,靜止時總指向南北
            ②將鐵棒一端靠近小磁針,相互吸引
            ③將鐵棒一端靠近大頭針,大頭針被吸引
            ④水平向右移動鐵棒,彈簧測力計示數無變化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7.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目前在我國各地監測出的人工放射性物質碘—131(碘元素符號:I)的數值水平極其微小,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碘—131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其反應的微觀模擬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8.對下列各圖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9.電影《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動機運行時,我們可以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0.商場和超市出口處的報警器如圖所示,由檢測天線、檢測門、檢測器構成。營業員在顧客結賬后,會將貼在商標上具有磁性的軟標簽消磁。若商品的軟標簽未經消磁而經過檢測通道,檢測天線便檢測到商品上標簽的磁性,從而將機械運動轉化為電流,顯示在儀表上。由此可見,報警器的原理與下列圖中原理相同的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11.已知某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銪(Eu)原子的質量為(  )

            組卷:489引用:11難度:0.5
          • 12.在交流發電機中,當線圈平面,①轉至與磁感線垂直位置時,感應電流為零:②轉過與磁感線平行時,感應電流改變方向;③轉至與磁感線平行時,感應電流為零;④轉過與磁感線方向垂直時,感應電流方向改變,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1難度:0.5

          四、計算題(共20分)

          • 35.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9.0級強烈地震,從而引發核泄漏危機。核事故時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為避免核輻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體甲狀腺中碘達到飽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請回答:
            假設所處的環境已受污染,通過服用加碘食鹽(注:加碘食鹽中的碘為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輻射的目的呢?
            配料表:氯化鈉、碘酸鉀(KIO3
            凈含量:500g
            碘含量(以Ⅰ計):20—50mg/Kg
            【查閱資料】成人每天食用食鹽的質量通常為6g;某種加碘食鹽的標簽如表所示。
            【問題分析】“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
             
            (選填“元素”、“分子”或“原子”)﹔成人每天食用的食鹽中KIO3的含量至少是
             
            毫克。
            【結論】日常服用加碘食鹽能起到避免核輻射目的嗎?原因是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36.小明在觀看了賓館等處的光電煙霧探測器后,自己設計了一只“火災報警器”(如圖)。該報警器是由“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所組成,其中“控制電路”由光敏電阻R、電磁鐵(線圈阻值R0=15Ω)、電源(U=6V)、開關等組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源、電鈴、導線等組成。小明的設計思想:當光敏電阻接收到的光照減弱到一定程度時,工作電路接通,電鈴報警。已知該光敏電阻的阻值R與光強E之間的一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光強”表示光強弱的程度,符號為E,單位為cd。)
            光強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電阻R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上表數據,根據光敏電阻的阻值R隨光強E變化的規律,歸納出光敏電阻的阻值R隨光強E變化的關系式為R=

            (2)閉合開關S,如果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250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則光敏電阻接收到的光照強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明的設計,當室內煙霧增大時,銜鐵與
            (選填“上方”或“下方”)的M、N接觸,電鈴工作報警。
            (4)若要使得光電煙霧探測器可以在更低濃度的煙霧下報警,其他裝置都不改變的情況下,可以使控制電路電壓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組卷:171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