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問題。
【甲】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乙】醉翁亭記(節選)
歐陽修??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丙】書上元夜游
蘇軾??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②,屠沽③紛然,歸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⑤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⑤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注釋】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蘇軾被貶之地。②民夷雜糅:漢族人和少數民族人混雜。③屠沽:屠戶和賣酒的人,這里指各種商販。④三鼓:三更。⑤過:蘇軾幼子。⑥韓退之釣魚:韓愈曾在詩中寫在水淺處釣不著大魚,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甲】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劉禹錫劉禹錫,我們在初中教材中還學過【丙】文作者蘇軾寫的一篇文章《記承天寺夜游記承天寺夜游》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臨溪而漁 來到來到
②予欣然從之 跟隨、跟從跟隨、跟從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下列對古詩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CC
A.【甲】詩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詩人的被貶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蔌”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棄置身”“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詩文的作者。
(5)【乙】文中寫 滁人之游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描繪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生活場景;【丙】文中的“民夷雜糅,屠沽紛然民夷雜糅,屠沽紛然”描繪了小城上元節的繁榮景象和人民安居樂業的畫面。
(6)以上三篇古詩文的作者都是被貶謫的官員,但在作品中表達的中心各不相同。【甲】詩中表現了詩人 對仕宦沉浮和世事變遷時樂觀豁達(積極向上)對仕宦沉浮和世事變遷時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乙】文表達了作者 與民同樂與民同樂的思想;【丙】文中作者夜游后“放杖而笑”,其中包括“自笑”和“笑人”,“自笑”是表達月夜暢游后的悠然自得,“笑人”是他夜游后得出了一個人生道理:得與失并不是絕對的,隨遇而安也能有所得。得與失并不是絕對的,隨遇而安也能有所得。
【答案】劉禹錫;記承天寺夜游;來到;跟隨、跟從;C;滁人之游;民夷雜糅,屠沽紛然;對仕宦沉浮和世事變遷時樂觀豁達(積極向上);與民同樂;得與失并不是絕對的,隨遇而安也能有所得。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1引用:1難度:0.5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