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靜雅芬芳,被譽為“花中君子”。盛夏蓮花綻放,學(xué)校開展“走進(jìn)蓮文化”主題學(xué)習(xí)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以下任務(wù)。
活動一:追根溯源知蓮 請你閱讀第一小組整理的關(guān)于蓮的歷史文化資料,幫助他們進(jìn)一步完善,完成問題。
春秋至戰(zhàn)國,皇宮別苑中的蓮 古人的庭園布局非常講究。山、水、花、石【甲】這些都是庭園布局的重要元素。蓮花作為一種水生觀賞植物,很早的時候就被園林設(shè)計師引入宮廷別苑。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太湖之濱的靈巖山離宮種植蓮花,供臣子們欣賞和采摘。戰(zhàn)國時期,咸陽的東南邊①_____一座宜春苑,苑中風(fēng)景別致,池塘中種植的就是蓮花。
兩漢至南北朝,樂府民歌中的蓮 漢代流行采蓮民歌,男男女女在荷田里一邊勞作,一邊歌唱,東邊唱罷西邊和。漢樂府中描述道:“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是流傳下來的最早描述采蓮的民歌。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蓮種植技術(shù)成熟,田間隨處可見大片蓮田。這個時候圍繞蓮開展的游樂活動②______,留下了很多民歌。其中《西洲曲》唱道:“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歌詞描繪了蓮花生長茂盛的樣子和采蓮女弄蓮的姿態(tài)。
唐朝至兩宋,詩歌古文中的蓮 唐朝社會風(fēng)氣開放,政通人和,涌現(xiàn)出許多文人雅士贊詠蓮花的名篇佳作【乙】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描繪出荷塘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xiàn)的場景,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兩宋后期,戰(zhàn)事頻繁,又有禮教束縛,采蓮活動逐漸淡化。這個時期的文人或以蓮花隱喻社會狀態(tài),或自喻志趣。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之君子者也。”用“淤泥”暗指朝政的渾濁,用“不染”“花之君子”表達(dá)自己品性高潔。
(1)下列選項中,對加點字讀音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CC
A.“苑”在此處的意思是“古代君王的園林”,讀作“yuàn”。
B.“供”在此處的意思是“準(zhǔn)備著東西給需要的人應(yīng)用”,讀作“gōng”。
C.“和”在此處的意思是“和諧地跟著唱”,讀作“hé”。
D.“縛”在此處的意思是“約束、限制”,讀作“fù”。
(2)根據(jù)語境,在橫線處分別填入詞語,恰當(dāng)?shù)囊豁検?AA
A.①修建 | ②蔚然成風(fēng) |
B.①修葺 | ②蔚然成風(fēng) |
C.①修葺 | ②靡然成風(fēng) |
D.①修建 | ②靡然成風(fēng) |
B
B
A.【甲】、 | 【乙】! |
B.【甲】, | 【乙】。 |
C.【甲】, | 【乙】! |
D.【甲】、 | 【乙】。 |
【答案】C;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15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凜冽(lǐn) 翹首(qiáo) 要塞(sài) 銳不可當(dāng)(dāng) B.解剖(pōu) 教誨(huì) 由衷(zhōng) 頷首低眉(hàn) C.酒肆(sì) 熒光(yíng) 畸形(jī) 屏息斂聲(bǐng) D.鐫刻(juān) 篡改(cuàn) 锃亮(cèng) 慘絕人寰(huán) 發(fā)布:2025/1/5 8:0:14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2.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瞥見(piē) 潮汛(xùn) 強(qiáng)聒不舍(guā) B.褻瀆(xiè) 兩棲(qī) 銷聲匿跡(nì) C.旁騖(wù) 狼藉(jí) 根深蒂固(tì) D.詰問(jí) 取締(dì) 惟妙惟肖(xiào) 發(fā)布:2025/1/2 17:30:4組卷:84引用:2難度:0.8 -
3.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鄙視(bǐ ) 瀕臨(bīng ) 素湍綠潭(tuān ) B.狼藉(jíe ) 俯瞰(kàn ) 懨懨欲睡(yān ) C.牛犢(dú ) 綠釉(yòu ) 互相軒邈(miǎo ) D.洗滌(dí ) 躊躇(chú ) 杳無消息(yáo ) 發(fā)布:2025/1/4 7:30:3組卷:5引用:1難度:0.8
相關(guān)試卷